话一出口,即可显出自身的思考水平与说话层级。(图片来源:Pexels)
现今社会与古代相比,有许多不同。例如,古人在说话时,会重视对话者的阶层与说话时该遵守的礼仪。因此,官员在与帝王对话时,更是得时时刻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以免触怒龙威。另外,古人重然诺,一旦承诺了对方,就得遵守,不负他望。不过,“说话是一门学问”,这一观念底蕴应是不变的。
天下知君不知 李勉妙答回德宗
古代官员在向皇帝答话时,总谨慎小心,以免触怒掌握生杀大权的龙颜。因此,敢向皇帝直言不讳的忠臣,才令敬佩、推崇。由此可知,与皇帝说话,绝非轻率随意的平常事,那可是关乎一家大小,甚至是一族的安危。《唐国史补・卷上》就记载一例极有意义的君臣对话:
唐德宗在贬谪奸相卢杞后,却常想念他。后来,德宗想要稍稍提拔他,朝臣感到恐惧,都纷纷上谏奏疏来奉劝帝王。德宗问李勉:“卢杞何处奸邪?”李勉回道:“天下都认为他奸邪,而陛下却不知道,这就是卢杞奸邪的地方!”
李勉的回答看似简易,实则道出了上位者与下位者,以及与百姓的观点之所以有差距的主因。帝王与大家的意见之所以出现差异,除了因为地位本身所造成的扞格之外,更因为德宗过度宠爱卢杞时,被卢杞的谄媚所蒙蔽,并仅听他单一方的言论而听不进其他臣子所言,导致自身无法辨识奸邪。这一主因才导致德宗自认为高明并拥有贤臣,殊不知朝臣皆为帝王身旁有误国害君者而发愁、着急。君王自己不辨忠奸,不识卢杞真面目,但是天下人可是目明耳清,清楚正臣与奸臣究竟为何,李勉此回答已经同时说出千古以来的普遍事理。
李勉的答话实在是有他的特殊用意,他既不明确的列举卢杞狡诈的事例,以免引发德宗出现更多情绪,而从德宗本该顾及的“天下”立场来作答复。一旦从天下这一角度来探看一名昔日被帝王重视的臣子,就是告知帝王不可不慎了或提醒帝王是否过于昏昧了。
“天下皆知,君不知”,这实在是身居高位者不可不警戒的事情啊!
守约不交犯法者 张建封化解纠纷
《唐国史补・卷中》另载一例,揭示出有技巧的说话,能够化解纠纷与尴尬。
文人崔膺本性狂妄率直,军事张建封相当赞赏他的才华,就将他招揽为幕僚。崔膺跟随着张建封行军,一起待在军营中。夜里,崔膺突然大声呼叫,惊动了群军们。军士都愤怒万分,说要吃崔膺的肉,张建封就将他藏了起来。
隔天设宴,他们的监军(监督军务的官员)说:“我和尚书来订个约定,彼此都不可以违背。”张建封说:“好。”监军说:“我有个请求,要会见崔膺。”张建封说:“就依照约定所言。”顷刻间,张建封又说:“我有个请求。”监军说:“好。”张建封说:“我不接受请崔膺。”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在这件事情后,崔膺就免受惩罚了。
张建封与监军一来一往的对话,看似简略直白,实则富含说话的艺术技巧。在军营中,需谨守严格的军法,可是崔膺却在夜里喊叫,犯下有可能会惹来敌人注意或搅乱自家军营的大错,因而惹怒众军士也是自然。可是当监军要张建封交出崔膺时,张建封却即刻运用先前的约定,再巧妙得体的回复,不仅不令监军怒不可遏,还带来轻淡的玩笑意涵,令在场者无不莞尔,化解了一场尖锐相对的风波。
不知你有无注意到,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可以把一个人彻底得罪了,也可以让一个人欢欢喜喜的乐上好几天。现在虽然与古时不同,面对总统或官员不需像古代晋见高位阶那样唯唯诺诺、诚惶诚恐,可是说话依然得注意礼节。毕竟,话一出口,即可显出自身的思考水平与说话层级。
说话,真的是一门艺术,不可不慎。
参考资料
严杰译注﹔周勋初审阅《中国名著选译丛书67唐五代笔记小说》(台北:锦绣,1993)
《唐国史补》(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看中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