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欧元萎靡不振 各国央行各行其是
【看中国2016年10月24日讯】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在部落格文章指出,欧洲经济复苏十分疲弱,欧洲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依然脆弱,一旦市场对 ECB 的政策决心产生怀疑,后果将不堪设想。以下为陶冬部落格全文:
欧洲银行业的形势暂时趋稳,风险资产试探性地再拾上升轨迹,恐慌指数下沉,中国房价在统计意义上回落,日本央行行长闭上了喋喋不休的嘴,不过大西洋两岸的汇率又起风浪。欧洲央行上周开会,决定不作政策变动,总裁德拉吉在记者会上声称从没有讨论过减少购债计划。欧洲在 QE 上按兵不动,美国联储加息日近,欧元汇率迅速下滑,创下七个月来的新低。市场认为英国央行也随时需要放松银根以备脱欧所带来的经济衰退,英镑徘徊在三十一年以来的低位。股市形势比汇市清晰、稳定,美国蓝筹股业绩多数好过预期,银行股更给市场带来惊喜,于是资金顶住加息的焦虑入市,美股走强。欧洲股市无业绩利好,不过德国银行业没有进一步的坏消息传出,银行板块带动大市整体向上。中国上证指数辗转攻击 3100 点不果,不过整周仍有斩获;B 股则受到人民币连日下挫的影响而出现大幅调整。此次人民币汇率调整,没有给全球市场造成太大的震动,中国第三季 GDP 数据也没有带来任何提振。OPEC 冻产决定,将布伦特石油价格推上每桶 50 美元后,本周油价稳中带升,不过冻产消息基本被消化。黄金价格未随美元升值而下降,不过价格走势依然被困在箱体区域,久不见突破。
ECB 上周决定按兵不动,既不降息也不调整购债额度。针对市场关于 tapering(逐步降低每月购买资产的数量),总裁德拉吉号称从未考虑过此选项,甚至暗示 12 月例会时可能加码 QE。撇开市场反应不谈,笔者认为欧洲央行的决定以及之后德拉吉的表态都是实情。欧洲经济复苏十分疲弱,而且是靠货币扩张撑出来的;英国脱欧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清晰,隐患颇多;欧洲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依然脆弱,更面临美国巨额罚款的威胁。此时此刻就是靠着 ECB 的 QE 一口气支撑着,一旦市场对 ECB 的政策决心产生怀疑,后果不堪设想。笔者相信欧洲没有空间退出 QE。不过欧洲国债买少见少,ECB 现行的 QE 项目接近弹尽粮绝也是事实,当时寄予厚望的替代举措负利率也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德拉吉的确面临变招的压力。至于如何维持市场信心同时在货币政策上作出置换,是欧洲央行正在考虑议题。各国重启财政刺激,同时迈出改革的步伐,应该是欧洲货币当局渴望见到的,但是在德法大选之年究竟 ECB 能得到多少援手就不得而知了,估计 ECB 在 12 月要加码 QE 而非减码 QE。
这次欧元/美元汇率的异动,也再次提醒各国货币政策分道扬镳这一现实。美国经济复苏速度快过其他国家,货币正常化的政治压力也大过其他国家。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连番强调,近月内加息的时机已经成熟,市场也预计 12 月联储重新启动利率上升周期。欧洲、日本的政策变招是无奈之举,几乎可以肯定减少国债购买的同时,央行会引入新的宽松机制;美国的加息却有其基本面的支持。如此情形势必强化政策间的反差,拉大市场利率差异,促使资金重新配置,带来汇率上的变局。同时日欧在政策创新上不明朗因素甚多,联储在加息上也是三心两意,政策不确定性势必增大,市场的波幅也势必加大。笔者以为,风险资产会面临新的一段高危期,出现黑天鹅事件的可能性上涨。
本周的关注点是日本银行。自从上次会议推出利率曲线管理之后,日本的收益率曲线并无太大变化,日本央行在债券购买上亦无太大变化,市场很想听到黑田东彦的最新解释。美国蓝筹企业的盈利对股市走向亦颇关键,焦点则从银行转向科技公司。美国第三季度 GDP 增长,环比折年率预料为 2.2%(vs 上季度 1.4%),英国脱欧公投后第一个 GDP 增长,预测环比为 0.4%(vs 上季度 0.7%),这两个数字如果属实,加上已经公布的中国增长,应该可以暂时舒缓市场对全球增长的焦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