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剥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愈率高(图)


600度以上高度近视的族群,是视网膜剥离的高危险族群。(网路图片)

视网膜剥离是常见的眼睛疾病,定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视力恶化。

如果用传统照相机比喻,视网膜是相机的底片,负责影像的真实呈现。视网膜剥离则是眼球退化症的一种。年轻的眼球,玻璃体均匀透明,年纪增长后,玻璃体逐渐老化而水样化,使得玻璃体与视网膜产生分离,称为玻璃体退化分离。这时候,视网膜如果没有被玻璃体牵扯产生破洞,或是有了破洞,但是液化的玻璃体没有从破洞灌水,那么视网膜也不会剥离。

但如果有破洞,又有水进入,那么视网膜就像是壁纸一样,原本紧紧黏贴在墙壁上,慢慢就脱落了。“65岁以上的人,有70%会出现玻璃体退化分离,但在用眼过度的世代,已提早至45~55岁。但是有玻璃体退化分离,不一定就会有视网膜剥离。”

视网膜剥离是玻璃体退化分离的少数后遗症之一

视网膜剥离是玻璃体退化分离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多半的人在玻璃体退化,和视网膜分离时很平顺,不会有牵扯不清或沾黏情况,一小部份的人,像网膜有格子状退化,糖尿病、眼睛遭到撞击、高度近视这类高危险族群,分离时可能会有局部拉扯,出现视网膜变薄、小破洞、裂孔的异常现象,需特别留意。近视是因为眼轴变长、变薄,形成视网膜周边退化所引起,常见的是“裂孔性视网膜剥离”。糖尿病是血管病变,视网膜缺氧,使得视网膜表面纤维增生,出现新生血管组织,产生“牵引性视网膜剥离”。若眼球发炎,出现破洞,渗出的组织液会聚集视网膜及眼球壁之间,形成积水状态,会出现“渗出性视网膜剥离”。

每一位患者对玻璃体退化分离或是视网膜剥离的感受不尽相同,这是因为玻璃体与视网膜在拉扯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接口异常现象,以及视网膜剥离后的积水流到哪一个位置有关。陈世真医师指出,有人是看到闪光,这是玻璃体对视网膜有不正常的拉扯,有人觉得黑影幢幢或飘来飘去,是玻璃体退化分离后的阴影,或是拉出出血所致,有些人会发现视野缺损,就像被布幔盖住一样,这是视网膜剥离:玻璃体渗出液经由视网膜上的裂孔流到视网膜下方所引起。若拉扯部位在视网膜的中心,有可能影响到黄斑部的视力,严重时,黄斑部拉出裂孔,看东西时会扭曲变形,视力萎缩只剩0.1。

早期治疗治愈率高

视网膜剥离是一种会在短时间造成失明的眼科疾病,出现剥离症状时,必须尽速医治,早期发现,痊愈机率较高,视力可恢复到八成以上,若侵犯到黄斑部而且时间拖长,则会影响视力。治疗方式需视剥离类型而定,视网膜剥离初期发生裂孔时,可以用雷射治疗,在破孔旁的正常网膜上照射高能量雷射光,产生轻微灼伤,形成瘢痕反应,类似结痂概念,封住破孔,将网膜固定黏贴在眼球壁上,防止网膜剥离范围扩大。

如果视网膜剥离范围变大,只能接受手术治疗,如果破洞不大、又在眼球上方,而且剥离范围有限,则可以采用“气体网膜固定术”。这是将一种可在眼球内膨胀的气体,注入到眼球玻璃体内,利用气体表面张力和浮力,配合病人术后头部的位置固定,将膨胀气体导引到裂孔,将其封闭,网膜下方的液体,可以自行吸收,再利用雷射或冷冻术将网膜固定,治愈率可达70%。

巩膜扣压植入术是治疗视网膜常用的方法,成功率可达九成以上。原理是将特殊的硅胶植入物固定在眼球巩膜的外层,将网膜裂孔由外而内封闭,一种类似扣住网膜的概念,借此对抗玻璃体对视网膜的拉扯作用,让视网膜回复原位。

视网膜一旦发生严重病变,损伤到玻璃体,产生出血和混浊,则需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最新的手术是小切口的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因此最近采用切除术的比例有逐年提高。

视网膜剥离早期治疗的治愈率很高,若自觉有突发性闪光、飞蚊症及视力减退,应迅速就医检查,可以有效预防视力恶化。600度以上高度近视的学生是视网膜剥离的高危险族群。半年或一年需定期接受视网膜检查,40岁以上族群的视力开始老化,也应将视力检查列为定期健康检查项目,以期早日发现,达到预防之效。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