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因为什么成为晋国继承人?(图)


司马昭画像。(网络图片)

要知道,司马氏的权力,在司马懿的手上初步建立,可是根基未固。于是,在司马懿去世之后,朝廷连续爆发了多次叛乱,尤其是在面对吴国的前线淮南地区。而叛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边关将领不满司马氏的统治。而将这一切叛乱全部镇压下去,完全建立司马氏在魏国的无上权威,并真正形成晋国势力的,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

司马师对于司马氏家族的贡献可谓大矣。而之后的司马昭虽然说在位其间平定了蜀国,威权达到了巅峰,可是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比起草创基业的父亲司马懿,比起奠定江山的大哥司马师,司马昭就显得逊色多了。

司马师为何会把权力交託给弟弟司马昭呢?

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而司马昭则把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为子。那麽,按照顺序,就应该是司马攸即位了。

可是,因为司马攸年幼,司马昭作为叔父(父亲)就主动承担起了代理治国的重任。司马昭多次告诉朝廷大臣:“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吾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天下,是景王(司马师)的天下,我只是暂时代理宰相,一旦司马昭去世,就将把基业交还给司马攸,继续司马师一脉。

应该说,在司马昭最初继承权力的时刻,说下这一番话,应该是真诚可信的。司马昭明白,自己得到权力,更多的是一种幸运。朝廷那些悍将大都是大哥的人马,司马昭继承权力,难免会有些小小的骚动,司马昭此举一来是真情流露,二来也是笼络人心,收编部队。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司马昭渐渐的改变了当初的想法。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司马攸和司马炎都渐渐长大,参与政事了。在两位兄弟身边,各自都聚集了一批人马,在朝中你争我夺,各不相让。到了公元264年的时候,司马昭病重,确立世子已经是当务之急,不容拖延了。

司马攸走的是舆论路线。司马攸非常孝顺,对自己父母尊长都非常有礼,对待司马昭自然也是敬重有加。十七岁的司马攸就已经精通各种典籍,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可谓多才多艺。司马攸又能够亲近贤人,结交名士,朝野上下一致认为,司马攸的名望在司马炎之上。

而司马炎呢,也有自己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司马炎有异相。

如果我们瞭解汉末三国的历史,瞭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就可以明白,古代人是多麽看重所谓异相。比如说起刘备,人称大耳贼,双耳垂肩,于是许多人认定卖草鞋的刘备注定了成为一代人君,就有人愿意倾囊相助,帮助刘备起兵。而司马炎呢,叫做“立发委地,手垂过膝”。司马炎头髮超长,站起来,头髮可以垂到地上。有人或许会说,这算什麽呢?只要蓄髮的时间够长,谁都可以头髮长到拖地啊。其实不然,多数人的头髮只要到了一定的长度,必定会越长越稀,如果落地的仅仅是筷子一般的小辫子就不足为奇了。如果说,第一项,世人还可以达到,而第二项就有些难度了,站起来双手下垂,竟然超过膝盖,完全是长臂猿转世嘛。可是古人就认定手长乃是大福之相,帝王之相。

就是凭借这副异相,司马炎收服了司马炎手下最重要的大臣之一裴秀。当司马昭向裴秀询问立谁为世子时,裴秀回答:“中抚军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裴秀说,当时担任中抚军的司马炎聪慧过人,神明而威武,有超越世人的奇才,已经享有极高的声望,又有着帝王的仪容,注定了不是人臣的命运啊。因为裴秀的一番话,司马昭下定决心,立司马炎为继承人。

而第二个优势,是司马炎聚集了一大批的谋臣策士。

当时,司马炎和羊的关係很好,羊就帮助司马炎进行准备功课。羊让人调查司马昭的爱好以及最近关注的问题,然后一一作答,写好小抄,让司马炎事先就背下来。当司马昭询问司马炎兄弟的时候,司马攸还在思考,司马炎就已经侃侃而谈了,于是,在司马昭看来,司马攸德行不错,可是说到处理政事的才能,说到精明果断,还是司马炎稍胜一筹。

第三个优势,是司马炎是长子。

确实,按照司马师的继承顺序,应该是司马攸为先。可是经过了十来年的变化,天下人早就把曹魏当成是司马昭手中的一盘菜了,司马师已经成了一个远古的名词。而司马炎是司马昭的长子,按照礼制就应该继承。魏晋名士,曾经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就公开评论:“废长立少,违礼不祥。”司马昭为何想把地位传给司马攸,一来是司马攸有些名望,但是更重要的是司马攸过继为司马师之子。可是,既然江山已经多年属于司马昭,再传回给司马攸,以后必定会引起纷乱。比如司马炎以及司马炎的儿子就会觉得,江山是我的老爸传给你司马攸的,在司马攸死后当然应该换回来。那麽,危害将恶性循环,持续进行下去。这是兄终弟及制度最大的危害。

第四个优势,其实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最大的优势,是司马炎比司马攸年长13岁。

在决定世子人选的264年,司马炎已经29岁,而司马攸不过是十七岁。司马炎在司马昭身边历练多年,已经担任中抚军的重要职务,可以说军中大批将领都归心司马炎。为了自己将来的权位,这些将领也不会答应其他的人选。而司马攸呢,虽然有一些人支持,可大都不过是一些所谓的名士,清谈议论。

司马昭最信任的大臣贾充说:“中抚军有君人之德,不可易也。”贾充说得比较委婉,其实就是告诉司马昭,司马炎在朝中,在军中已经成为众人的君主,是绝对不可以更换的。

于是,有了这四大优势的司马炎,自然可以继承世子之位。而在265年的八月份,司马昭去世,司马炎即位晋王,在十二月,司马炎就迫不及待的把魏元帝赶下龙椅,自己坐了上去。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