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图)
谢晦。(网络图片)
南朝刘宋时期,谢晦担任右卫将军,权势很大,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回到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荣归府地,大宴宾客,车水马龙,十分拥挤。
他的哥哥谢瞻,见弟弟如此张狂,很害怕,说道:“你的名声和地位都不高,而大家都这样趋炎奉承,这难道是家门的福份吗?”于是就用蓠笆,将自己的庭院与弟弟家隔开,说:“我不愿看到你这种情况。”谢瞻同时又请求宋公、刘裕,批准自己降级或免职,以便保住即将衰落的家门。
等到谢晦立了建国大功,谢瞻心里还是又忧又怕,得了疾病,却不去治疗。死了。后来,谢晦果然被灭了族。
颜浚对于宋孝武帝有功,官位很高,且被器重。他的父亲颜延之经常对他说:“我平日不喜见有权势的人,今天不幸,见到了你(儿子)。”
有一天早上,颜延之去看颜竣,见宾客盈门,而颜竣却还没有起床,颜延之见此很恼火,说道:“你出于粪土之中,升到云霞之上,即刻就骄傲如此,还能长久吗?”后来,颜竣终于被孝武帝杀掉。
以上可知,颜延之和谢瞻,可以算得上是贤明的父兄了。
隋朝高颊官拜仆射,执掌国家大政,他的母亲告诫他说:“你的富贵已经达到了顶点,只等一个砍头的机会罢了。”高颊因此常怕有祸变发生,等到罢官为民,居然高兴得没有怨恨的脸色。但后来还是没有免掉被隋炀帝杀害的下场。
唐朝潘孟阳任侍郎时,年龄还不到四十岁,他的母亲说:“凭借你的才能,竟当了丞郎,真让我忧愁。”
严武去逝时,他的母亲哭着说:“从今以后,我知道不会当官家的奴婢了。”
上面这三位母亲,可算是贤明的母亲了。
南宋的褚渊,帮助萧道成篡夺皇位,建立齐国,褚渊的叔伯弟弟褚炤,对褚渊的儿子褚贲说:“我不知道你家司空把一家的东西送给另一家。这是甚么意思?”等到褚渊作了司徒,褚炤叹息说:“家门不幸,竟然又有今天的封官。”褚渊死后,他的儿子楮贲,以父亲失节为耻辱,服孝期满以后,不再去做官,把爵位让给弟弟,隐居终身。
南齐的王晏,帮助齐明帝夺取帝位,他的叔伯兄弟王思远说:“兄长将来怎么立身?如果现在及时自杀,还可以保住门户。”等到王晏被拜官为骠骑将军,王晏召集子弟,对王思远的哥哥王思微说:“隆昌末年(494年),思远弟劝我自杀,如果听了他的话.哪会有今天?”王思远说:“依弟弟所见,今天还不晚。”王晏叹息说:“世界上竟有劝人去死的!”后来,王晏果然被齐明帝杀死。
上面的三位:褚熠、褚贲、王思远,可算是贤明的子弟了。
君主刚愎拒谏,致使将士捐躯
汉顺帝时,西羌反叛。朝延派征西将军马贤,率领十万人马,前去征讨。武都(今甘肃西和县一带)太守马融,上书说:“马贤处处停留,徘徊观望,军队必定会发生叛乱。我希望陛下允许我率领马贤所不用的五千名官兵,给予一个部队上的名号.我努力去统领他们,三十天以内,一定能击溃西羌。”汉顺帝没有听从。马贤果然被羌人打败,父子都战死了。西羌于是扰乱关中地方。焚烧汉朝陵园。
汉顺帝下诏命令武都太守赵冲,率领河西四郡的兵马,去追击西羌。
安定(今宁夏固原)上计掾皇甫规,向顺帝上书进谏说:“我近年以来,屡次上书谈论边疆事宜,西羌还没有兴兵作乱,就估计它要背叛朝廷;马贤刚刚出兵,就知道他一定会失败。请朝廷给我屯守不战的兵士五千人,出其不意,与赵冲前后夹击。这一带的山川情况,我都熟悉,不必动用印绶和布帛,我就可以清除边患。”汉顺帝对此计还是没有听从。赵冲作战失利,羌人纷纷发动叛乱,西羌受到震动,结果赵冲战死,经过几年后,西羌才被平定。
考察马融、皇甫规的话,十分清楚,易于理解,他们要求统领的士兵又都不超过五千,然而汉顺帝却始终不肯答应,由此我(洪迈自称)才知道汉宣帝采用赵充国的计策,实在是难啊!这就是所说的只有英明的皇帝,才能向他进献忠言,昏君实难谏啊!
皇帝奖罚分明,社会迅即稳定
宋徽宗宣和时期(1119年~1125年),执政大臣虽然并非贤能,但尚能使人们尽其所用,而他们所施行的政策,大致尚能安慰人心。但有些地区,就出现了虚报赈济数目,而冒领奖赏的人,以至于所减免的租额与实际不符,没给百姓带来益处,地方大员有欺上瞒下的情形。
有一次,京西运判(掌辅助盐运使或盐法道监察各盐场)李祜启奏:“房州(今湖北房县)民众数百人,陈诉他们遭受的灾害很大。知州李悝,竟抓住其中为首的人,进行毒打并游街示众,以此警告那些随便上诉的人。由于这个原因,这个州的税额,丝毫没有得到减免。”
皇上得知此情,立即下诏:“李悝除名,所有签书官一律停职!”
不久,李祜接着又启奏说:“唐州(今河南唐河县)、邓州(今河南邓县)减免税额赈济百姓,全按照法令执行,但均州(今湖北均县西北)、房州却都不减税,以至于四方盗贼乱起。”
皇上得知,又下诏说:“均州、房州守令,全部罢免。唐州、邓州郡守,各升一级!”
百姓们大喜,对皇上的圣意深为感激,大臣及将帅们,也能顺从圣意。民心大振,社会迅即稳定。(均据宋代洪迈《容斋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