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士兵“就着雨水啃馒头”的照片
【看中国2016年07月08日讯】一组“就着雨水啃馒头”的照片突然在网上流传,就场景而言,救援士兵不可谓不辛苦,救援场景不可谓不感人,但这种似曾相似的场景,并没有收获一片煽情的泪水,而是铺天盖地的批评。
就着雨水啃馒头,没有人否认这种场景的存在,但拎出这种场景作为宣传材料,则只会给人以前线只能啃馒头充饥的错觉,这与我们在宏观层面大国崛起之类的宣传内容格格不入,更会让人怀疑灾难救援的专业性:一场救援,如果连后勤保障都跟不上,遑论救援本身?
如果放在20年前,这样的场景,或许会被认为艰苦的典型。但在今天,没有人认为救灾就必须把所有条件都降到最低层次,仿佛如果条件不够艰苦悲情色彩不够浓厚,就不足以凸显救灾本身的重要性,不足以凸显在救援者的贡献。
然而,谁都知道,艰苦的救援与一流的后勤保障完全可以同时存在。如果说1998年首次遭遇全国特大范围洪灾,后勤保障力有不逮,倒还情有可原。18年之后的今天,在无数的1998年生死经验的基础上,如果救灾的后勤保障还是如此儿戏,那不免令人感到悲哀和震惊。
就在遭受舆论广泛质疑之后,有官方媒体随即晒出正常的后勤供应场景,一份温热的盒饭,一份比馒头更有营养的应急餐,提供起来并不存在任何实质上的困难。可惜,宣传机器的思维,仍旧停留在艰苦就是奉献、煽情方能胜利的原有窠臼,浑不知今夕何夕。
在救援一线的,基本都是普通的士兵,他们来自于最为普通的家庭,凡是出现大灾大难之时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让一群没有任何救灾经验的人上场,本身就是特殊时间下的特殊选择,如果在后勤上还故意以艰苦来营造煽情的印象,那不啻于二次伤害。
尤其是,许多天灾背后都兼有人祸的因素,人祸让天灾变得更加不可捉摸。原本不会绝提的大坝,原本不会水浸的城市中心地带,原本可以尽早控制的水患,就在豆腐渣、推诿和不负责任中,变得不可控。到最终上场的只会是那些扛沙包的士兵,甚至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某些媒体提供谱写赞歌的素材。
人民都过河了,宣传机器还在摸石头。把灾难转化为政绩,把救援转化为泪滴,把一切苦痛埋在洪水里,所有的一切都还在重复。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