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是中国经济的真正警号

【看中国2016年05月08日讯】据国内媒体报道,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罕见地提及,要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着力扩大民间投资。会议指出,“当前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进一步放宽准入,打造公平营商环境,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

由于民间投资不同于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指令性的行政政策对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效率并不明显,选择派专项督查组从地方对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是政府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在国内媒体分析,这一举动意味着,当前中国民间投资低迷、活力不够的形势已经相当严峻。统计数据显示了这种严峻的局面。

2016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0.7%,增速比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5.7%,比去年同期降低3个百分点,呈持续下滑状态。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2.0%,比2015年同期降低3.0个百分点,比2015年全年降低2.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大幅落后于整体投资增速,这是近几年从未出现过的现象。2013年的民间投资增速普遍在20%以上,但随后增速不断放缓,今年3月的同比增速还不到5%。

为什么民间投资出现如此剧烈的回落?一种解释是,这显示中国经济2016年一季度超预期企稳回升背后的真相:实际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投放,搭配大规模由国有企业做主导的基建项目,稳住了不断承压的实体经济。比如,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发力财政政策,重点集中在大型基建项目,而基建项目由于投资规模大、汇报周期长、投融资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历来都不是民间投资参与的重点。中国的基建投资主要还是国企主导。民间投资较为集中制造业领域,面临严峻利润下滑、去产能、去库存的压力,整体属于收缩调整期,再加上不断爆发的债务违约、破产倒闭的案例,导致可供民间资本投资的价值标的不多。

在我们看来,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对中国经济发出了真正的警号,如果政府投资和国企主导的后劲不足(这几乎是必然结果),中国经济的后劲就主要看消费的表现了。如果消费不给力,中国宏观经济的回暖也难以维持。

本文留言

作者安邦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