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混清宫,你就必须懂的7个规矩!(组图)

1、奴才是满人的特权


在清宫内,只有满人才可以自称为奴才。(图片来源:步步惊心视频截图)

在清代,“奴才”这个称呼也是身份的象征,不是什么人想“跪舔”就能“跪舔”的。清代文武官员被皇帝或皇太后召见,汉大臣必须自称“臣×××”,满籍大臣则称“奴才”。如果汉族大臣称“奴才”,是犯了忌讳的,会被同僚看不起。

2、皇帝不是谁都能叫的

“皇帝”这个称呼也不是谁都能叫的,一般人只能称呼清帝为皇上,像皇后、妃嫔、满汉大臣只能称皇帝为“皇上”,只有皇太后或皇太妃称皇帝为“皇帝”。

3、叫万岁爷是找死

满人有时称皇帝为“主子”,但不会称“万岁”。“万岁”之类是戏剧舞台上的称呼,大臣的口中是根本不敢这样称呼皇帝的。中期以后,皇帝的近侍太监、宫女开始称呼在位皇帝为“万岁爷”,这也是局限于一小部分太监,大臣们是绝对不敢这么称呼皇帝的,这是规矩。

4、谁敢当面称慈禧为老佛爷?

至于“老佛爷”,这是清末一小部分近侍太监与内务府官员背地称慈禧的代名词,以示受宠和亲近,但当面是绝不敢称呼的(据记载,也有称呼“老祖宗”者)。

5、阿哥只有大臣才能叫


只有大臣们才可以称呼皇子为阿哥。(图片来源:步步惊心视频截图)

至于对皇子的称呼,也不像现在影视剧中一律称“阿哥”。在清代对皇子的称呼,是按照不同身份来区别的,“阿哥”是大臣们对皇子的称谓,内务府官员和太监一律按皇子的排行称“爷”。书面行文则按排行称“皇几子”。

6、皇帝召见臣子极少在太和殿

清代除登基等重大庆典在太和殿举行,皇帝临朝议政一般在干清门,临时设宝座、御案等,召见和引见官员却不在此。召见多于养心殿东暖阁,引见多于养心殿明殿。影视剧中,地点多模拟太和殿召见和引见,不过这样是不符合当时习惯的。

7、回答皇帝的话不超过三句

跪奏时,大臣们与皇帝的对话极其简明扼要,不能长篇大论,喋喋不休。皇帝问什么,大臣就要答什么,简明扼要,几乎没有废话。

清代大臣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论奏对何事,必以三语为率,而且必须简浅明白。”原因很简单,臣子回答皇帝答话都是。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