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6年03月07日讯】中共政府近期将国内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打包成第一波证券化产品,试图将金融风险转移到国际市场。将价值数以十亿美元计的不良贷款打包并最终出售给全球投资者,这看起来像是服了兴奋剂的次贷衍生品。
同时,鉴于中国整体债务不断增加,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近日将其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之后又将71家中资企业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导称,这样的大规模证券化计划是中国消除巨额债务行动的最新策略。中国的债务高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30%,是笼罩在其不断放缓的经济之上的最大阴影之一。
中国将减少国内各银行的债务,把部分风险转移到国内金融体系之外。根据官方数字,中国各银行的不良贷款已达到1.27万亿元人民币,分析师们估计实际数字可能高出很多倍。
中国媒体报道,监管机构已经批准首批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的产品。
不过,估计对该计划的需求会比供应小得多。
一些金融顾问认为,这些产品可能有助于简化中国的坏债投资。被打包的不良贷款会有抵押品作担保,并且随着资产重组和清盘还会通过其他方式产生现金流。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彭富强说,有较强现金流的产品可能会按优先级出售。
这些证券化产品不会由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评级。
各银行都急于参与这项计划,试图清理各自的资产负债表并产生流动性。监管机构同样急于让这些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从而把风险转移到中国金融体系之外。
不过投资经理们似乎没那么激动。一名曾购买过亚洲不良债权的人士说,中国的证券化债务看起来就像原先贷款的复杂化版本。
ADM资本公司主管投资者关系的萨比塔•普拉卡什说,产品没有评级是阻止投资者购买的另一个因素。
分析师们说,国际投资者的怀疑态度意味着打包以后的坏债仍将留在中国的金融体系内,只是会在不同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转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