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推拿贵在坚持,持之以恒,积以时日,才会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可以舒缓紧张的神经,缓解失眠。
印堂穴:位于两眉毛的中央位置。按摩时用大拇指按揉,可以舒缓紧张的神经,缓解失眠。
百会穴与大脑联系密切,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百脉于此交会而得名。百会穴与大脑联系密切,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可治高血压、眩晕、血管性头痛等。
四神聪穴:四神聪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共有四穴。四神聪局部取穴可定心安神。完骨穴:位于耳后凸骨(被称作“乳突”)后下方一指宽的凹陷中。可治疗失眠、头痛、颊肿、面瘫等。
风池穴可疏理肝胆。
风池穴:位于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隆处。
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等症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可治疗胸闷气急、心绞痛、呃逆、胃痛、失眠、手臂疼痛、头痛、胸肋痛、腹泻等症。
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主治心烦、惊悸、健忘、失眠、胸胁痛等症。
大陵穴位于腕横纹中点,与两筋交点的中间。按揉此穴位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等症。
用手指按揉该穴,也可轻轻拍打至有酸麻胀感即可。(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用手指按揉该穴,也可轻轻拍打至有酸麻胀感即可。
三阴交穴:在内踝对上3寸、胫骨的后缘部位。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该穴位。
太冲穴:足背第1、2趾间缝纹头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前缘凹陷中(约缝纹头上两横指处)。按揉此穴位可治疗神经衰弱、头痛、失眠、月经不调等症。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行间穴:在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
厉兑穴:在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隐白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处。
除了穴位按摩之外,还有哪些帮助入睡的方法?
捏脊:
医者用双手拇指、食指、中指捏紧背部肌肉从下往上缓慢地进行提捏,部位以背部膀胱经为主,可反复提捏3O~50次,或至局部皮肤潮红、发热为度。通过捏脊,可以刺激相应的穴位,调节脏腑,疏通经络,从而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
揉腹:
每晚入睡前,仰卧床上,意守丹田,先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稍加用力揉腹100次,再换用左手逆时针方向同样绕脐揉100次。摩腹能使腹部静脉扩张,减少头部血液流量,降低迷走神经过度兴奋,便于安然入睡。
踏豆按摩:
用绿豆或者赤豆500克,置锅中炒热,倒入脚盆中,同时将双脚洗净擦干,用双脚蹂踏豆子,借盆中豆子余温,边踩边搓。每天睡前1小时开始,每次20~30分钟。
耳部按摩:
以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揉按50次,再揉或者牵拉双侧耳垂50次,至红为度。
持之以恒,方显奇效
在进行推拿按摩时要身心放松,不要紧张。用力要恰当,力量过小则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又易损伤肌肤,力度可由轻到重,逐渐增加。
推拿按摩的时间,最好早晚各一次,如清晨起床前和临睡前,每穴2~5分钟,每次共按摩20分钟为宜。
为了加强疗效,防止损伤皮肤,在施推拿术时可选用一定的药物作润滑剂,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膏等。若局部皮肤破损或有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症状,禁止在不适部位做推拿保健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