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一代名臣狄仁杰(图)

 2016-02-13 00:3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名相狄仁杰像。(网络图片)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政治家。狄仁杰早年考中明经科,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但不久就被来俊臣诬陷下狱,平反后贬为彭泽县令,契丹之乱时被起复。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纳言、右肃政台御史大夫。他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封内史,并于同年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后又追赠司空、梁国公。

作为当时杰出政治家的狄仁杰深得女皇武则天的信任。两人常促膝交谈,对于狄仁杰的意见,武则天即使心有不悦,也会“每屈意从之”。狄仁杰70岁时还在武周政权中身居高位,武则天还特许狄仁杰入朝觐见可以不跪。公元700年,狄仁杰逝世,武则天深感哀痛,甚至罢朝三日。一些文学作品因此称两者关系暧昧,这完全是艺术虚构,两者纯粹是政治关系。

狄仁杰官拜首相,爵封梁国公。可武则天却称国老,不称仁杰,狄公。“国老”是敬辞,足见女皇帝对狄仁杰敬重特高,信任无比。当狄仁杰因病去世时,女皇帝在朝堂上痛哭失声:“朝堂空矣,天何夺我国老之速也!”狄仁杰生前,女皇帝对他是言无不听,计无不从。李、武两家,面对如此局面,谁都不敢轻视狄仁杰。狄仁杰不完全赞同改唐为周,在他内心深处眼前的大周帝国,不过是李渊、李世民、李治事业的有限延续。对女皇帝而言,“不皱眉头也知尔的心肝”,她不能,也不愿挑破那层窗户纸,狄仁杰面子上拥周,实则怀唐。所以狄仁杰立储之议,请求迎还庐陵王,女皇帝则说“还尔太子”。这清楚的表明,她最终还是同意回归李家做先妣。去帝号,称太后。

狄仁杰曾受过一次严酷的考验。

诸武子弟,眼看接班无望,把满腔愤怒集中到狄仁杰身上。他们勾结酷吏来俊臣,设局陷害狄仁杰谋反,将其逮捕入狱。狄仁杰将计就计,什麽罪名他都承认并签字画押。在这种情况下,来俊臣认为既然狄大人已经认罪,已是铁案难翻,也就没有对狄仁杰施以酷刑。这一群小人自以为得计,来俊臣还伪造一份“谢死表”,只须向女皇帝报告一下,就可以把狄仁杰绑缚刑场,斩立决。他们捏造的这场假案还涉及到皇太子李显和女皇帝的宝贝女儿太平公主,妄图一网打尽。不料狄仁杰暗中指示他的长子入宫告变,请女皇帝亲理此案,为其父雪冤。于是女皇帝召见狄仁杰,问他:“谋反?这麽大的罪名你为什麽供认不讳?”狄答:“请陛下去看看来俊臣的那些刑具吧,我如果不承认,早就没命了。他那个监狱向来是有进无出的。”女皇帝又问:“这麽说你没有谋反。那为什麽还写下‘谢死表’呢?”其实不用问,女皇帝怎麽会不认识狄仁杰的字迹呢?经狄仁杰当场书写,来俊臣只好下跪投降,酷吏政治到此结束。

在这件案子裡,女皇帝看似旁观者,实际上她是在考验狄仁杰。同时她也在考虑结束酷吏统制。自己已经自愿传子复唐,要做李家先妣,那麽酷吏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她下令处决来俊臣,平反所有冤假错案,这样做的最大受益者还是女皇帝。她拿来俊臣的人头证明她向来是爱国、爱民、爱家的。如果她不同意,张柬之何能以八十高龄出任首相呢?满朝儘是李唐旧臣,这正是女皇帝和狄仁杰的合著。

荷兰有一位文学家,写了一部上百万字的《狄仁杰传》,把狄仁杰写成中国的福尔摩斯!中国影视界也把狄仁杰点化成“神探”。虽不能说毫无根据,但离史实已经太过遥远了。

后世史家并未因狄仁杰曾经拥戴过大周女皇帝而对他有所贬损。

狄梁公无愧于一代名臣,能够寿终正寝,得以善终!

責任编辑: 润珍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