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怀丙和尚的特异功能和赵州桥(组图)

我们这里讲的并不是民间传说或者历史小说,而是公认为正史之一的《宋史》中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真实记载。首先看看《宋史·卷四百六十二》中关于怀丙和尚的记载:

怀丙和尚

僧怀丙,真定人。巧思出天性,非学所能至也。

真定构木为浮图十三级,势尤孤绝。既久而中级大柱坏,欲西北倾,他匠莫能为。怀丙度短长,别作柱,命众工维而上。已而却众工,以一介自从,闭户良久,易柱下,不闻斧凿声。

赵州洨河凿石为桥,镕铁贯其中。自唐以来传数百年,大水不能坏。岁久,乡民多盗凿铁,桥遂欹倒,计千夫不能正。怀丙不役众工,以术正之,使复故。

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后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怀丙以二大舟实图,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紫衣。寻卒。

这里第一句,对怀丙和尚作了概括介绍。特别强调他“巧思出天性,非学所能至也。”就是说,在以下三大工程中怀丙和尚所显示出的一般人不具备的特殊才能,不是跟任何常人学来的,而是“出天性”。也就是说,他的本事来源于他自身所特殊具备的因素。实际上就是一个修炼者,一个出家人所具备的特异功能

怀丙和尚以术正工程

第一件工程。真定县建造了一座十三层的木塔,气势十分雄伟。时间长了,中间的大柱损坏了,整座塔有向西北方向倾斜倒塌的危险。但是所有工匠对此无能为力。怀丙和尚来了之后,丈量一下大柱的尺寸,又作了一根新柱子。他让工匠们把新柱子拉上了佛塔,然后撤下了众人。只带着一名随从上塔,并关上了门。许久之后,他居然用新柱子把损坏的柱子换了下来。奇怪的是,没有人听到有斧凿之声。

那么大的一根柱子不是一两个人玩的转的,更难以想象如何才能拿掉旧柱再换上新柱,那是支撑整个佛塔结构最重要的构件,稍有不慎马上会使佛塔顷刻倒塌。然而怀丙和尚成功了。那不是用人力,用常见办法做到的。那是怀丙和尚特异功能做到的。


1926年拍摄的赵家桥照片(网络图片)

第二件工程。赵州的洨河上造了一座石桥,然后用熔化的铁水浇筑于石缝之间。可以想象石桥是多么坚固。自唐朝建成后几百年过去了,大水冲不坏大桥。然而长年累月之中,石缝之间凿铁不断被盗,造成大桥倾斜。估计用一千个工匠也难以把大桥搬正。看看怀丙和尚是怎么办的。他不用一个工匠,只是“以术正之,使复故”。

怀丙和尚没有使用常规方法,也没用一个人帮他,他是用“术”把大桥修正的。什么是“术”,就是特异功能,不是人间的任何技术。

怀丙和尚捞铁牛

第三件工程。河中府造了一座浮桥,桥的两端系在八头铁牛上,每头牛有几万斤重。有一次大水把浮桥给冲断了,牵桥的铁牛被拉倒,淹没在河里。官府招募能人,要把铁牛从河里捞上来。怀丙和尚又来了。他先用两条大船装满泥土。夹住铁牛并用绳子把它们绑在一起。再用大木头像秤那样钩住铁牛。然后一点一点把船里的土卸掉。只见船慢慢向上浮起,铁牛也跟着慢慢被拉出水面。


出土文物—怀丙和尚捞的大铁牛(网络图片)

我们今天看来,怀丙和尚捞铁牛并不算新鲜,他是用的浮力起重法,再加上杠杆原理。可是要知道,这是宋朝的事。那时人间并没有这些技术。世界上浮力起重法是意大利人卡丹(Hieronimo Cardano,1501—1576年)发明的,那是五百年后的事了。有人说,怀丙和尚聪明绝顶,这不错。可是他的聪明才智,他的超凡本领完全来自他的特异功能。

人体特异功能

宋史》中这段关于人体特异功能的记载并不是个例,在历代的历史笔记中类似的故事更多,在民间传说中这种事例数不胜数。人们如果抱着正确的态度,清醒的头脑,必可从中学到不少东西,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有本事。

然而相当长时期内,一种外来的异端邪说控制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把任何自己不理解的,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当作封建迷信,予以无情的批判。人体特异功能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所幸的是古代中国有良好的治史传统。就像上述关于怀丙的记述,即使写史人并不完全理解特异功能,但他能忠实的记下所见所闻的现象,就能使中国历史上许多有价值的好东西得以流传下来。

本文留言

作者袁荣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