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禧代”青睐“共同居住”(图)

【看中国2015年12月04日讯】据海外媒体报导,在中国,面对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和缓慢的经济增长,成千上万像熊泰勒这样的年轻人发现他们无力承担大城市的物价,他们拒绝现代生活方式的消费陷阱,而是拥抱一种“共享经济”,比如共享住房和工作室。

彭博社报导说,全中国有5,000人搬入一种叫You+的共同居住空间。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价廉,而且激励年轻人无限扩展他们的视野。科技企业家熊泰勒就是尝试者之一。

这名28岁的创业者跟500人住在北京矽谷附近的一个共享社区。他没有私家车,出门打的士。他的哲学是:如果你可以租,为甚么要买?

熊泰勒说,小时候他被迫住在国营人民公社。但是现在不同的是,他选择住在共享社区并且感到快乐。

他的共享社区位于一所倒闭的学校,这里举行商业讲座,帮助注册公司,现在正试图建立一个数据库给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大约有六十家初创公司把这里称为他们的“家”。创业者们在这里开发手机游戏,提供改善睡眠服务等等。

中国人青睐“共同居住”

彭博社报导说,西方也有类似You+的运动,比如美国的通用(Common)、丹麦的哥本哈根巢和西班牙的森德等一些公司向年轻都市人出售这种共同居住的生活方式。

但是在最近的调查中,尼尔森发现中国人更青睐这种生活方式。调查显示94%的中国人愿意共享,相比之下北美只有43%。

受到小米创始人雷军的支持,截至今年年底,You+项目将在全中国建立20个这样的社区,大多数位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

只需每个月支付500美元,You+居民可以获得一间带浴室的私人房间、像一间办公室一样的共同工作空间以及娱乐设施包括酒吧、迪斯科和游戏室。

尝试创业的低成本方式

36岁的You+共同创始人苏迪告诉彭博社:“与其在一家公司打工多年以获得一些资本,这样一个地方允许年轻人可以以很低的成本来尝试他们的创业理念。”他和妻子跟熊泰勒住在同一个社区。“他们可以结识新朋友,不断获得新的思路,这是为甚么越来越多的人在拥抱这个事物。”

熊泰迪认为,中国的历史加上这一代人拥抱社会和经济变革,正驱动“共享经济”的快速增长。普华永道对“共享经济”的定义是,通过出租一些未充分利用的资产来挣钱,比如临时闲置的公寓。

北京官员认为“共享经济”是帮助中国从出口型经济转型为消费型经济的一个方式。普华永道估计,截至2025年,共享经济将从现在的150亿美元规模增加到3,350亿美元。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