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外星文明?(网络图片)
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任务是寻找在远方恒星轨道上绕行的小型岩石世界。然而,开普勒侦测的不只是太阳系外部行星,恒星耀斑、星状纹和行星环也是临时出现的任务性观测。
但有传言说开普勒也有能力侦测超自然现象;如果他们在那里,开普勒还可以侦测围绕其他恒星运转的人造结构信号。想像一下,一个先进文明出现卡尔达肖夫指数(Kardashev scale),并直接利用其恒星的能量。这个假设的外星文明可能要建造庞大的巨型建筑,例如,在围绕其主恒星的轨道上建超大型太阳能装置阵列。当他们凌日时,这个阵列可能会大得遮住相当大部分的星光。
开普勒探测系外行星时,感应到给定恒星的亮度略微下降。前提很简单:在太阳系外行星轨道之前(称为“凌(transit)”),开普勒探测到星光略显暗淡,并创建“光变曲线”图,基本上就是那段期间亮度略微下降的图表。许多资讯可从光变曲线中获得,如凌日系外行星的实际尺寸。但是,系外行星的形状也可能缩小。
正常情况下,太阳系外行星的形状不会特别奇怪,因为它的行星形状极佳,是圆形的。行星形成物理学决定了行星体某个质量之上由流体静力平衡主导;但是,如果开普勒探测的东西不是圆的?那事情就可能会有点奇怪了。
外星文明的建筑?
多数情况下,星光亮度的任何变化都可以归因于某种自然现象。但是,如果所有的可能性都提出了,而且只剩下一个情境,这个物体似乎是人造的?换句话说,是外星人造的?
一个名为KIC8462852的行星,已出现令人高度好奇的转变信号。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的文章中提到,天文学家,包括猎星者群众外包计划(Planet Hunters crowdsourcing program)的公民科学家报告:“开普勒执行任务期间,观察到KIC8462852经历形状不规则、亮度不定期变暗到低于20%的程度。”
这份研究报告很全面的描述该现象,指出这颗星很独特,我们不曾看过类似的星体。四年来,开普勒很稳定的收集这颗星的数据。这不是仪器误差。开普勒没有看到东西;信号是真的。
开普勒还可以侦测围绕其他恒星运转的人造结构信号。(网络图片)
耶鲁大学博士后研究生和主要作者,Tabetha Boyajian,对《亚特兰大》杂志说:“我们从来没见过类似的星体。真是奇怪!我们认为可能是数据错误或飞船晃动,但是一切都检查过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数据量,从开普勒的最初视场中寻找15万个以上的恒星,进而确定星光亮度真的变暗。该猎星者描述KIC8462852为“离奇”、“有趣”和“巨大的转变。”他们没有错!
后续的研究集中在KIC8462852两个有趣的凌日事件,其中一个是开普勒侦测任务的第788到795天以及第1510到1570天之间,研究人员已经分别标记这些事件为D800和D1500。
D800事件似乎是单纯因为凌日,造成恒星的亮度减弱15%,但是D1500则是一阵突发的凌日,可能是一丛不同的目标物,迫使亮度减弱达22%。造成亮度骤降,这些凌日的物体必然十分庞大。
研究人员穷尽各种方法寻找可能性,可是每个方案都有问题。例如,他们调查了某种星周尘盘(circumstellar disk of dust)的可能性。然而,想要寻找与这些尘盘有关的红外线信号,却找不到。
此外,这是个成熟的F型恒星,大约是太阳的1.5倍。通常在年轻恒星的周围可以发现拱星盘(Circumstellar disks)。
研究人员还调查巨大行星碰撞的可能性:这些瓦解的碎片会产生这种奇怪的信号吗?似乎行星碰撞的可能性非常低。NASA的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似乎找不到碰撞的数据资料,为结束WISE的使命,以及(数年后)展开开普勒的任务之间打开一个小小的机会之窗,也使得太空人往后不可能再碰到类似的宇宙事件。
唯一受研究人员青睐的自然解释似乎集中在大量太阳系外彗星的介入。
研究者写道:“其中一种方法是我们想像借由系统视场星的通道触发二连三的彗星。”
他们认为,KIC8462852恒星系统的最外层区域附近若无恒星的潮汐扰动,那就是休眠彗星。这个小行星距KIC8462852大约1,000AU,无论它是双星一体或是星际访客,都可能会导致一些彗星风暴。不过,就像其他方案一样,系外彗星的解释仍然未能完全令人满意。
本研究报告只聚焦于KIC8462852周围神秘凌日事件的自然和已知的可能原因。另一篇论文调查了完全不同的凌日方案,重点围绕在先进外星人文明建立大型工程项目的可能性。
外星文明或发展到可以建设围绕恒星的巨型建筑。(网络图片)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是我们的银河系已经存在130亿年以上,可能存在外星文明的想法也不会太夸张,而且发展到可以建设围绕恒星的巨型建筑。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天文学家Jason Wright告诉《亚特兰大》杂志说:“外星人应该永远是最后考虑的假设,但是这似乎看起来就是你所期望的外星文明建设。”
事实上,穷追使恒星光线微暗的巨大建筑物已无新义。寻找外星科技(SETT)就是因此而生的计划。就在最近,一项调查近域宇宙,聚焦于侦测由卡尔达肖夫II型(TypeII)的技术先进文明所产生的废热已然展开。
卡尔达肖夫指数
卡尔达肖夫指数II型文明,有能力利用所有从恒星辐射出的能量。运用一个巨大的壳或一系列环绕恒星的环,可以建造出戴森球(Dyson Sphere)状结构。恒星的可见光有排除效应,可是一旦外星文明使用太阳能,能量转移到较长波长就有可能会失去红外线辐射。
寻找外星人的废热一无所获,也得到这样的结论,似乎没有外星智能结茧恒星收割它的热量,附近可能没有II型文明。
但如同KIC8462852向我们所展示的,那里也可能有别的东西,可能是准备上路成为II型文明的外星智慧,建立某种围绕其恒星的人造建筑。
当然,这些神秘的凌日事件几乎无法“证明”外星文明。事实上,几乎没有证据,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下一步是将无线电天线指向KIC8462852,如果这个系统会产生人为的无线电信号,可能表示有我们定义为“智能”的生物存在。现在Boyajian, Wright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搜寻外星智慧计划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Siemion组成团队,以无线电波望远镜监听恒星,如果侦测到人工信号,他们会要求使用非常大阵仗(VLA)的时间,减少推断无线电信号是否是那个星球的外星文明在谈话。
这可能是个成功机会渺茫的尝试,我们还没有解释阻挡星光的现象可能是一丛彗星或其他的自然现象,但是却值得研究。尤其是如果真的存在某种外星智慧建筑,或者是早已消失的古老文明。
責任编辑: 陈钢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