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自由毋宁死” 中国宪政学者于浩成逝世(图)


于浩成于2015年11月14日凌晨3时50分逝世,享年91岁。(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5年11月16日讯】中国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于浩成,于2015年11月14日凌晨3时50分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1岁。

11月14日,中共官媒报导称,于浩成生前认为,民主政治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能因为文化的差异与国情的不同,抗拒国家走向民主自由。同时转发于浩成生前留下的诗句:民不自由毋宁死,国无法治最堪忧。

美国之音援引“中国人权”组织前主席刘青表示,于浩成的经历和过程表明,中共是一个把权力视为生命的政党,中共长期一党专制,只会给民众带来灾难,“中国大陆只有实行民主化,顺应普世价值,才有出路。于浩成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1989年“六四”学生领袖之一王丹在推特上写道:“沉痛哀悼于浩成先生。八十年代思想启蒙的老人们逐一凋零,但我相信,他们传下的思想火种,必将照亮历史。”

公开资料显示,于浩成1925年9月生于北京,原姓董,满族人,1942年5月加入中共,。于浩成1948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俄语系。1946年先后担任《晋察冀日报》编辑,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秘书处英语译员,天津市公安局科长。后调往公安部群众出版社担任编辑、主任、副总编辑,1956年起,担任公安部群众出版社社长、总编辑。1985年因发文批评中共和政府领导人,被迫辞职。后又担任南开大学法学教授,民间机构中国法律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1989年“六四”后,因同情和支持民运人士,被开除党籍,并关押一年半,出狱后被剥夺言论自由的权利。1994年,在美国对中国政府的压力下,于浩成所在的公安部允许他应邀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中国宪法与宪政研究项目。2005年,于浩成回国后,仍居住在北京。不过,于浩成不改初衷,一直,呼吁中共顺应民意,实行宪政和民主化。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