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周 美国交换生带给南京接待家庭深度思考(图)
美国的一个学生住到了作者家里,在接触的一段日子里,这个美国学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文作者的孩子所在学校与美国初中互派交换生。美国的一个学生住到了作者家里,在接触的一段日子里,这个美国学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赞美
这位美国女孩子,个子比作者的孩子高出一个头,瘦削高挑,皮肤白皙,脸上露着真挚的微笑,非常动人。记得第一顿早餐准备的是扬州的包子和小馄饨,孩子们吃得很开心,美国孩子也使用筷子,说是为了入乡随俗特地学习的。在用餐尾声时,美国女孩跟作者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早餐,非常谢谢您!”
这个孩子这么会赞美别人,作者被惊到了。给自己的孩子做了十几年的饭菜,也没听到啥赞誉的话。被赞美的感觉的确非常美妙,一下子就把距离拉近了不少。
二、习惯
晚餐,作者做了最拿手的西红柿炒鸡蛋、糖醋排骨等三菜一汤,边吃边聊,非常开心。吃完饭,两个孩子依旧在聊天,作者开始收拾碗筷,美国女孩连忙站起来说:“Can I help you?”作者第二次惊到了,看着这个孩子真诚的样子,连忙说:“不用了,你们聊。”作者的孩子看着作者忙碌了十几年都习惯了,基本是熟视无睹。而美国女孩能为对方着想,瞬间做出本能的反应,看来是习惯使然。
三、作业5小时
第二天以后,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所以一般想问啥就问了。作者看到美国女孩子的护照已经很破旧了,就很好奇地问:“你走过了很多国家?”美国女孩的回答让作者第三次惊到了。
“这是我的第三本护照,大概走过了30多个国家。一般假期,我们学校都组织同学出去游学。这次是第一次到中国,主要去上海、南京、北京和西安。”这四个城市应该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基本代表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你们这样周游世界,学习怎么办?”要知道我们的孩子寒暑假几乎都奔波在各培训点啊。
美国女孩看着作者孩子一脸的羡慕说:“我们平时的学习任务很重的,每天回家的作业量是5小时。”
就这个“5小时”把作者的丫头给震住了。
聊到业余生活时,作者了解到美国女孩家庭的基本情况:爸爸在自己的企业工作;妈妈基本是家庭主妇,不上班,但是美国女孩强调她的妈妈很辛苦,要负责家里的日常生活、草地、游泳池和直升机的日常养护;哥哥负责洗碗和协助妈妈搞卫生;她则是负责家里两条狗和三只猫的衣食起居。一家人各负其责,井井有条。
作者家是爸爸、妈妈要上班,妈妈还要负责全家的生活,孩子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学习。在对家庭义务和责任方面明显的差距很大。
四、有原则
第四次被惊到,是最后一顿晚饭。
快要离开南京了,为了尽地主之谊,给美国女孩尝尝最美味的中国菜,我们带她到了南京最繁华的地段——狮子桥,点了获国家金奖的“鸡煲翅”,当美国女孩明白是鱼翅做的,她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这道菜:“这道菜我无法接受,动物需要保护。”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甚至是不近人情。作者汗颜之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五、懂理财
饭后,作者孩子的几个同学相约到附近的电玩城去玩。整个玩的过程,孩子复述说:“妈妈,美国人太可怕了!一进电玩城,我的同学就上去玩了,什么好玩玩什么。而美国女孩子则拉着我边走边观察什么游戏盈利最大,转了一圈才锁定目标,她赢了很多游戏币,分给我们3个,再去找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玩。”
这一次不仅仅是惊了,简直是被震撼了: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处处深思熟虑,确实是太可怕了。
作者孩子说了一句让人深思的话:“妈妈,我们这样下去,以后真的只能是给他们打工了……”
短暂的一周时间,给了作者五个惊诧!
反观我们的孩子,过分的溺爱、频繁的干预、过度的保护,导致了孩子无情和无能。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扼杀天性和本性,就是扼杀成长的活力和动力,如此的教育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吗?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