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大家习以为常的认识,但这些认识其实都只是口耳相传,并非没有科学根据。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七个保健的误区吧,希望大家能对其有理性的认识,而后更好地防治疾病、锻炼身体。
日常保健误区1、发烧的话应该冷却额头?
很多人患上感冒发烧以后,就会用冰凉的毛巾或者其他的东西冷敷额头,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想要退烧,就必须让血液的温度下降,但是额头上并没有相对比较粗的血管,无法有效达到退烧降温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退烧的关键点是“让有粗血管的地方的温度降下来”,那么什么地方会比较有效呢?我们的注意视线可以放在脖子的两边、腋下等血管较粗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冰敷降温效果会比额头更好。
日常保健误区2、“饭后用药”指的就是吃完饭后马上用药?
“饭后用药”并不是指吃完饭后马上吃药,而是指吃完饭后过约半小时再吃药。这是因为饭后马上吃药,药物会和食物混在一起,以糊状形态被运到小肠,而药物要通过胃部吸收才能发挥功用,被同食物混在一起运到小肠后就无法发挥其本身的作用了。
而饭后半小时再吃药,此时食物的消化已基本结束,胃酸的量也相对较少,药物中的成分也能顺利被吸收。此外需要说明,所谓“饭前”指的是吃饭前半个小时左右,“饭中”则指的是相邻两顿饭中间相隔的时间。虽说“饭中用药”并无特别需要遵守的时间规定,但在前一顿饭吃完后两小时用药为好。只有良好遵守用药时间,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功用。
日常保健误区3、食品添加剂有害身体健康?
在购买食物的时候,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存在比较介意的消费者其实并不少。大多数人都认为食品添加剂是人工制成的物质,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如维生素、氨基酸、柠檬酸等食品天然含有的成分也被包含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中。做豆腐的时候用的卤水、做梅干时用的紫苏叶也都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
日常摄入进身体的食品添加剂也严格遵照限定基准范围内,不能说所有的添加物都是有害的。现在消费者的主流想法是“总之避开食物添加剂比较放心”,可是为了生活的便利,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也是极有必要的。
日常保健误区4、为了健康应食用植物油?
通常人们都认为油是减肥人士的天地,如果摄入量过大确实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一般情况下,脂质大部分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种,而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一价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通常给予人们健康印象的植物油中所含有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如果摄入过多,那么连同坏胆固醇一起,好胆固醇的摄入量也会下降,而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易酸化,酸化之后容易使损伤细胞,使细胞衰老,从而导致生活习惯病。
专家建议,在饮食的时候最好是将饱和脂肪酸、一价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按照3:3:4的比例进行摄取,这对身体是最好的。因此不能特别偏好某一种油,而要鱼、肉、植物油三者进行平衡搭配。
日常保健误区5、擦伤一般会贴创可贴?
从前我们擦伤以后,一般的常识都是“让伤口干了结痂就会好了”,但最近,这种疗法已经过时,不少人都知道这种方法会留下伤疤。
由于从伤口处流出的体液含有治愈伤口的成分,因此,在受伤之后应将伤口进行清洗,然后用创可贴等贴于伤口处,防止体液干燥,保持湿润状态,这种方法已经成为现今主流。另外,用创可贴保持伤口的密闭环境有利于降低感染可能,也有利于减少痛感对神经的刺激。
日常保健误区6、进行有氧运动燃烧脂肪?
大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如果想减肥的话必须要做有氧运动20分钟以上才有用。”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
事实上,只要一开始运动,糖分就会作为能源开始被消耗,在运动持续的过程中,脂肪就成为了主要的能量来源。但事实上,能量的来源并不会清楚地以开始运动20分钟作为糖分和脂肪的区别线,即使不到20分钟,脂肪也会燃烧。
对于每天都很繁忙的都市人来说,要抽出超过20分钟来专门运动是不大现实的,如果想减掉脂肪,与其进行20分钟的运动,不如增加日常生活中微运动的次数会更加有效。例如走路时大步前行、尽量使用楼梯而非电梯、常常大扫除等,通过日常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就能够达到燃烧脂肪的目的。
日常保健误区7、骨盆闭合会显得更加苗条?
实际上,骨盆是每日都在开合的部位,最理想的状态是早上醒来的时候闭合,晚上睡觉时打开。就像女性的生理期一样是一种联动的状态。
骨盆一直处于打开状态的话,多余的水分和身体的废弃物就会积存,使得下半身血流不畅,造成肥胖和寒证。但是如果骨盆一直保持关闭状态,那么就是一种始终无法放松的紧绷状态,特别是在睡眠时保持关闭状态的话,就会导致人食欲不振、失眠、精神不振等情况。对于骨盆的开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柔软性。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