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为何美囯人不爱存钱(图)

 2015-04-06 03:3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网图

最新调查显示,大约有半数美国人的存款占不到收入的5%,其中,18%根本不存款。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存款占收入的10%以上。为什么美国人不愿意存钱呢?
1、社会稳定。

美国社会从经济、社会结构、政治体制上几十年没有大的变动了,都说美国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找不到未来,美国人对未来的预期相当有把握,因为过去一百年两百年就是这么过来的,不像中国近百年改朝换代翻天复地。

2、工作稳定。

整个社会的人才供需达到了相对平衡,一个萝卜一个坑,能创造出100个就业岗位的算是企业家、开拓者了。所以没有特殊意外情况,老老实实工作不会有太大失去工作的危险(部分高风险行业除外,比如金融)。

3、保险体系。

美国人收入的近一半都交了各种保险,车被偷了,房子被树砸了,得了癌症等等都有保险覆盖,人所能遇到的绝大部分意外都会有保险公司罩着,也就像拴着安全绳,敢于放手冒险。

4、文化传统。

西方人重视个体,喜欢冒险,相对来说东方人重视集体(家族、单位、帮会、郭嘉),所以西方人的人生观是尝试不同的可能,活出自己的价值,这样也就会倾向于花掉大部分积蓄去做一件喜欢的事。

5、经济发达。

不存钱的另一个原因是,满足温饱实在是太容易的事情,不会轻易让生活陷入困境,甚至还可以保证不错的生活质量。就像是美国穷人(黑人居多)才会整天吃麦当劳肯德基,把自己吃成大胖子,不管怎么折腾至少不会饿肚子。

请注意,节余和银行储蓄是两个概念,他们刚来美国时也就知道存钱,现在早就参与到各种投资计划里了。

美国股市的总市值目前高达20万亿美元以上,美国国债和各种地方债、公司债等余额可能在30万亿美元以上。虽然其中有不少国外持有人,但主体仍是美国本国法人或个人,与此相对照,美国的储蓄余额只有不到4万亿美元。

再看看中国,中国股市虽然经历了今年下半年的大涨,但目前总市值只有36万亿人民币,约合6万亿美元,中国债市更不发达,各种债务余额肯定比美国小很多。

现在问题很清楚了,美国人和中国人只是把余钱用在了不同的地方,美国人几乎都搞投资了,中国的金融业和金融观念都比较落后,主要就是存钱吃利息。

衡量居民的金融实力,用储蓄存款这个概念早已过时了,现在比较权威的是人均金融资产。这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极大!(不是几倍,而是十几倍、几十倍的差距)。

具体大家可以去搜。这才是西方人敢于消费的真正底气所在。

有没有真不存钱的?有:这类人要不就特有钱,要不就特没钱。前者钱都在投资里,后者都在肚子里。

不讨论底层的,以及低工资的美国人,这些人饱一顿饿一顿储蓄就是梦。

中产的美国人的工资一部分基本直接打到401k,ira,hsa以及529plan之类的养老医疗教育基金里,因为银行利率极低,所以不会存太多钱。

美国人不存钱是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的。简单的来说,资本主义就是既生产人们需要的东西,也生产人们想要的东西,他们鼓励消费,拉动内需,他们的经济学家相信技术的更新变化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实际上美国曾经多次出台有利于促进储蓄增长的政策,这与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历史传承有关。

而有的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强调的是来自储蓄的资本积累,很多东亚国家,都在认真地执行亚当斯密的这一原则,利用储蓄的复利战略来摆脱贫困。

不爱存钱,看似简单的生活习惯后面,也有着两个国家在实现财富增长上不同的抉择。

还有一个方面,也是美国人不爱存钱的原因,就是他们丰厚的福利保障。不是不爱存,是不需要存,因为人家不需要买房,防老,防生病,美国的体制不能说完美,但是在全球范围内依旧还算是领先的,房子可以租,老了有很好的地方可去,生病了也不怕医疗费,这些都已经包括在纳税里了。

美国的制度是还富于民,你交的税越多,将来等老了待遇就越好,所以美国人都很乐意交税。不能以中国人的眼光看待美国,人家的制度和我们完全是2个世界的,我国人民一辈子干活,都是为了买房,养老,医疗三大件(至少绝大部分人)。税是交了,但是你是看不到的,更别说用了。

責任编辑: 慧心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