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天安门文革时被秘密拆除重建内幕

 2015-02-20 16: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据大陆媒体报导,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今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北京天安门城楼,已不是明清时代的真古迹。它曾在文革期间,用极为隐密的方式拆除重建,实际上成了一个装备现代的新建筑。

据大陆媒体披露,1960年代后期,天安门城楼的建筑结构已严重损坏变形,加之过度汲取地下水和负荷城楼自身重量,主体已严重下沉。1969年底中共决定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一座天安门城楼,建筑材料全部更新。

据报导,天安门城楼安全检查小组曾提出了三种翻修方案。第一种是保持原有古建体形,全部使用一等木材和干材进行彻底翻修。第二、第三种方案都是大体保持天安门原有体形,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重建。第二种是在保留红墙座不动的条件下拆掉现有门楼,第三种则是彻底将现有门楼及红墙座拆掉,全部采取钢筋混凝土结构旧地重建,是完全意义的新建筑物。

据称,当时专家们都倾向于第一种方案。但当局考虑到可以在重建城楼红墙座中预设人防工程,保障中共领导人的安全,第三种方案被采用了。

1969年12月15日开始动工,天安门城楼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20天就被彻底拆除。当时天安门城楼被包在一座长66公尺、宽37公尺、高32公尺的超大型布幔天棚,外人不知道里面在做甚么。在112天的秘密赶工、最多曾有2,700人同时上工的情况下,天安门改建工程在1970年4月7日完工。

据已披露的报导,重建的天安门,下半部5个门洞全部为钢筋混凝土建筑,与现代建筑无异;至于上半部城楼的木质梁柱,部份来自已拆除的东直门城楼,更多的则是斥资向马来西亚及非洲购买名贵的红木。

据称,为了让当时的中共党魁毛泽东,便于在城楼上检阅,原本从楼内走向楼外要下3层台阶的设计被取消,改成无台阶设计。这是天安门重建中最大的设计变更。

除重建城楼外,还有东西卷棚和城台加高、女儿墙减薄、标语板更换、电梯安装等附属工程,同时还增设了供电照明、上下水、热力暖气、电话、电视广播、新闻摄影等现代化设施。

就这样,天安门城楼从数百年历史的古迹变成了装备现代的全新建筑。

中共建政后,北京老城被毁得面目皆非。北京原本有三重城墙:中央是宫城(紫禁城),第二层是皇城,第三层是京城——分为内城、外城(即南城)。1950年代起北京皇城、外城、内城的城门与城墙陆续被拆除。其中,皇城北面的地安门、南面位在天安门与前门之间的中华门,以及天安门两侧的长安左门、长安右门,都在1950年代中期被拆除,只剩下天安门。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成祖永乐15年(公元1417年),时称为“承天门”;清顺治8年(1651年)重建为现今样貌的城楼,并更名为“天安门”。

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和建筑师梁思成曾建议完整保留老北京城,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但也因其一系列保护古迹的努力在文革时期被迫害,1972年在贫病中去世。

責任编辑: 牛兰克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