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2014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上)(图)

 2014-12-22 12:0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中国经济走向何方,是各界关心的问题(来源: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4年12月2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新的一年即将来到。回顾2014年,中国经济跌宕起伏。现筛选出和中国经济休戚相关,又和民众有密切联系的国内十大经济事件,以飨读者。

一、总体经济下行 理财产品违约

大陆银行系统利润来源主要在贷款和存款的利息差,而民众感受实际物价涨幅远非官方所公布数据所显示的那样低,为避免自己的财富不断缩水,民众纷纷购买理财产品试图进行个人资产的保值。

这也催生中国的影子银行快速膨胀,其主要表现在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这两个影子银行主要“阵地”的扩张上。据中共银监会披露的数据,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经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中国信托业协会11月6日的数据也显示,在3季度末,中国信托资产规模达到12.95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经济持续低迷,今年陆续发生多起信托违约事件,粗略统计有,吉林信托投资于山西联盛集团的10亿元信托产品逾期;华润信托稳益系列集合信托产品被曝出本金大幅亏损;中诚信托13亿元的“诚至金开2号”集合信托产品7月底到期无法兑付,后宣布延期至今未果……

中共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6月24日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把高收益理财产品兑付违约风险上升列为当前四大金融风险之一。

已经发生的兑付违约事件主要发生在房地产、煤矿能源和基建行业,其中房地产信托的违约事件占到总违约事件的70%。随着楼市不断低迷,未来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兑付压力会比较大,违约风险较高。

二、楼市开始低迷 疲态将延续至明年

中国现在所有上演的故事都让人抓狂,如今中共经济数据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消费了世界上53%的水泥,48%的铁矿石,47%的煤以及每个主要商品的多数,但却建造出数量规模庞大的空置房屋。

大陆房地产开发商揭露出的数据和信息表明,中共政府才是隐藏在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土地出让金和楼市税收赚走了房价的七成,高房价令广大民众望楼兴叹。同时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令“鬼城”遍地,三、四线城市尤为突出。1月24日,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对媒体称,“我做了十几年房地产报告,今年第一次提出‘风险’两个字”。

事实上大陆楼市2014年的状态和任志强的观点不谋而合,中国新年之后,各地开发商不断降价促销,地方政府也纷纷松绑限购令,中央层面也利用金融手段救市,在9月30日出台了房贷新措施。尽管房贷新措施犹如一剂强心针,但这剂强心针的效应迅速减退,即使在11月21日中共央行降息后,楼市也未明显升温,低迷状态将持续到2015年。

三、实际地方债与官方数据差距巨大 影响银行系统安危

近几年中共政府性债务风险引起了各界普遍担忧,尤其快速膨胀的地方债更甚,已被视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最大隐患之一。这些激增的地方性债务不断累积,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潜伏的一颗“炸弹”。

据中共当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共地方债已从2010年底的10.7万亿元人民币膨胀到2013年中期的17.9万亿元人民币。

在12月14日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中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透露,在地方调研的时候,走了十几个城市,地方官员称地方债上报数只报了10%,有些报了20%、30%,超过50%的都没有。

由于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来还债,但从农民手中低价拿地,涉及强制拆迁等问题,造成众多社会矛盾,引发不断出现的民众集体维权事件。随着房地产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地方财政自然面临巨大的压力。

如果允许破产的话,大陆不少地方政府实际上早已破产。地方政府对债务的偿还意愿及偿还能力都需要质疑,地方政府大部分的钱是从银行借贷的,如果让债务继续滚动下去,最终可能导致中国爆发银行系统危机。

四、银行风险高企 存款保险和破产条例将实行

在中共当局声称的金融改革中,大陆民众更关心的应该是银行破产。大多数在银行存款的民众也许从未考虑过,他们存在银行的钱有可能出问题。现在,这种风险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甚至可以说迫在眉睫。

房地产和地方债一起与银行系统捆绑,外加其他经济因素,使银行系统的风险已经高企。从去年下半年至今,中共当局不断提及银行破产及存款保险制度,就是因为中国的金融系统风险越来越高。存款保险推出或意味着中国金融系统风险无法化解,中共当局已做好银行破产准备,那么银行破产条例也会随之公布。

11月30日下午,中共央行发布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显示,凡是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应当投保存款保险。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不过中共央行声称,这个限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多种因素调整最高偿付限额。

有专家认为,金融体系都在中共央行的管制之下,因此银行业的风险就是中共政府的风险。中国的存款保险起不到分散风险和风险管理的作用。因为风险实在是太集中,正是中共对金融业的高度垄断和控制,才加剧了中国银行业的风险。而这个风险在最后,一定是落在百姓的头上。

五、经济晴雨表失灵 沪港通成“鸡肋”

股市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和宏观经济的变化高度正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一个国家前景的先行指数。但是,大陆股市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却被冠以“政策市”、“圈钱市”的名头,凸显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已失灵。

大陆股市今年最大的事件就是IPO重启及沪港通的推出。12月17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最新报告《2014年全球IPO市场趋势》显示,A股市场共有127家公司首发上市,共募集资金808亿元人民币;沪港通11月17日正式开启,迄今已满月,单从市场表现观察,沪港通首月表现偏于平淡。

在要实施沪港通的消息传出后,大陆官方的媒体和学者开始全力造势进行吹捧,而现下沪港通趋冷的这种情况无疑让热炒沪港通的官媒大失所望。本来中共当局想利用沪港通引诱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现在外资不但没有流入,反而在加速流出,中共当局已失算。

11月底,大陆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抛出股市赌场论。他称大陆股市不仅很像一个赌场,而且还是一个没有规矩的赌场——一个有人可以看别人底牌的赌场。并对近期诡异上涨的股市行情提出了警告:在所谓“牛市”的感染下,可能会形成一种羊群效应,造成更多的悲剧。

(未完待续)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