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专利被禁 小米被迫买单(图)
专利至上“小米模式”需重回原创


上周全球IT界最热闹的事件,无疑是小米公司(后称“小米”)和其CEO雷军。(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4年12月18日讯】上周全球IT界最热闹的事件,无疑是小米公司(后称“小米”)和其CEO雷军。

据《新浪网》报道,小米印度官网12月12日正式宣布在印度停售小米手机,原因是印度德里高等法院在12月10日裁定:小米侵犯了爱立信的标准核心专利组合(SEP),并下发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销售和进口手机。爱立信在声明中称,小米公司拒绝为我们的技术支付合理的许可费用,这是不公平的,“期待达成一个对双方都公平合理的结果”。

随后在12月16日,印度高等法院又宣布,暂时解除对小米手机在印度市场的禁令,直至明年的1月8日;之后是否延续禁令取决于听证会的结果。爱立信对此则发布声明称,印度高院的决定是在小米满足每台设备预缴100印度卢比(约9.7元人民币)于法院提存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的。

据悉,小米今年7月22日首次在印度开启网络销售,随即获得巨大成功,一周内收到10万次预约,小米3智能手机在开卖39分钟后全部售罄。截至今年10月,小米手机在印度的销量已突破50万部。而刚刚推出的红米Note,也在短时间内获得15万的预订量。这样的销量这仅仅只是小米在印度推出的两款手机而已。印度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市场,小米全球印度副总裁雨果•巴拉表示,预计小米在印度市场增长有望超越中国大陆。但此次专利官司和印度高等法院的禁令,无疑给小米在专利问题上敲响了警钟。此外,在日前结束的2014(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格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也直接炮轰小米和美的集团,称“美的偷格力的专利,法院判你赔我两百万,小米和美的,两个骗子在一起,那就是小偷集团。”令业界震惊。有分析人士认为,董明珠的发言虽然比较出位,但其炮轰的“小米、格力侵犯他人专利”之事确属实情。

目前对小米来说,虽然这次暂时化解了印度市场的危机,但这次申诉,如果引发小米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区同样受到专利限制,被迫继续缴纳高额专利费,甚至国内竞争对手华为、中兴也“依法炮制”,对小米手机专利侵权在海外提出诉讼,这样的蝴蝶效应一旦形成,小米的国际化市场将遭遇齑粉之灾,小米自身也或将盛世转危。

小米模式是否可以复制?

小米在此前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短短4年时间,小米CEO雷军把小米打造成全球第三大厂商,从人们看不懂,到后来国产手机纷纷学习小米。就像2007年乔布斯用苹果手机颠覆了用户对手机的理解一样,雷军用小米手机改变了手机品牌对手机的认知。两者的区别在于,乔布斯通过功能的创新和多功能组合征服了用户,而雷军采用“互联网营销”式的全新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即“小米模式”),使人们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手机还可以这么卖!”进而纷纷模仿。

这种互联网营销,用雷军的话说,就是:向全世界的供应链厂商开放,整合产业内最优秀的组件,制造出最好的产品;砍掉一切中间渠道,只在线上销售,将产品成本降到最低,做出最高的性价比;不像其他人铺开产品线一个劲地去做覆盖,而选择做一两款精品、做爆品,用极致的用户体验俘获粉丝,靠口碑传播。

这种“小米模式”使得小米手机销售量扶摇直上。小米总裁林斌10月9日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2014年小米手机出货量将超过6000万部,而2015年小米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亿部,而目前全球年出货量能超过1亿部的手机厂商只有三星和苹果。小米的市值也随着市场的迅速扩张而飞涨。据福布斯新闻网的消息,小米公司正在考虑以400多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如果消息属实,那幺小米将成为全球最富的私人科技公司,并将进入全球最富有设备制造商榜单,同时小米身价将超过索尼和联想。

对于这种增长迅猛的“小米模式”,雷军在10月30日参加“我看未来20年”的公益演讲时进行了完整的诠释:“小米模式”就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产业,其核心是三个方面:同仁堂式的货真价实、海底捞式的超预期口碑和沃尔玛好市多(Costco)通过流程优化做到质优价廉的模式创新。换句话说,“小米模式”的成功在于做到了“质优价平”,用户利益得到了最大化。雷军还称,小米手机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成了世界前三,他相信“用五到十的时间,小米手机有机会成为世界第一”,同时“小米模式可以复制,在大陆至少可带动起20个世界第一”。

分析人士认为,雷军的上述豪言与小米取得的市场成绩,确实另人刮目相看,但雷军阐述的“小米模式”核心,并未提及产品的原创及专利。也就是说,“小米模式”之所以能快速成功,是因为它没有像苹果、三星、爱立信等公司一样花大量时间进行技术原创积累并形成自己的专利。这就导致小米在其产品的具体形态和设计等细节方面,必然要频繁“借鉴”其他的公司,为日后专利侵权留下了隐患。

专利之殇源于忽视原创

就在雷军此次演讲的40天后,小米12月10日在印度市场陷入专利纠纷,一度被业界看好的“小米模式”也重新开始被审视。据南方周末12月12日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开数据显示,小米在手机的发明授权上只有10件,相比之下,小米的对手酷派拥有334件,OPPO拥有103件,联系拥有2854件。也就是说,在标准核心专利组合等涉及移动通讯相关的专利面前,小米专利储备几乎为零。一旦在海外市场遭遇专利起诉,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事实上,如果在技术上没有原创积累,又想达到雷军所说的“质优价平”,不可能规避侵犯他人专利和抄袭。小米此前在抄袭方面就已受到多方关注。有业内人士认为,小米现在可是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公司,这部分得益于它对苹果等公司产品设计毫不掩饰的“借鉴”。但如果小米公司想要保持当前发展势头,积极向海外扩张业务,那么就必须做好接受公然抄袭竞争对手的后果的准备。

纵观历史,一些著名的公司也发生过抄袭事件,例如苹果抄袭了Xerox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微软在开发Windows时也抄袭了苹果的操作系统设计。即使苹果和微软目前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初的抄袭也曾令他们饱受批评。

然而小米与之不同的是,苹果、微软抄袭的是概念,而小米则是抄袭设计和设计元素。例如,小米4是小米公司迄今推出的最像iPhone的手机产品。很显然,它从iPhone4s和iPhone5获得了启发;小米公司推出的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小米盒子同样与Apple TV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小米平板电脑小米PAD在设计上也借鉴了iPad mini和iPhone5c的元素;小米路由器Mini看上去就像是与Apple Magic Trackpad一个模子刻出来;而小米移动电源Mi PowerBank则完全是iPod mini的翻版;等等。

迈向国际 专利成决定性因素

对此,主管苹果设计的高级副总裁Jony Ive在接受《名利场》编辑Graydon Carter采访时,在被问到如何看待像小米这样偷师苹果设计的厂商时表示,“这是盗窃,是懒惰。”

然而小米高层始终否认对苹果的抄袭。据报道,小米的全球副总裁Hugo Barra对此公开表示,“没有什么创意是全新的,创意都是在不断改进的。我们就是在思考如何提升用户体验。现有的专利体系出现了问题,强迫大家去设计不同的东西,而不是更好的东西。”

Hugo Barra的回应明显表明:小米高层至今仍认为,专利侵权问题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小米甚至认为出问题的是现有的专利体系,而不是小米。因此,除苹果外,小米还大量“借鉴”其他公司创意,例如美国初创公司Pressy创新做出的Android防尘塞按钮,实现手机中某些功能的快捷键效果,小米随之模仿其创意和造型,做了的几乎完全一样的产品“米健”等等。

然而这种“借鉴”在海外尤其是欧美市场显然不能得到认同。三星因为借鉴苹果的创意在美国被判决向苹果支付10.51亿美元赔偿金,这场漫长的诉讼仍然在不断上诉与博弈中;HTC(宏达电)在和苹果的专利交叉授权协议生效前,在美国也遭遇过禁售;Facebook抄袭Snapchat后推出Poke后,不仅被骂的抬不起头,Poke更是无人问津。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大陆政府为主导的体制决定了大陆科技生态还无法完全摆脱“山寨”的刻板印象。小米作为中国大陆新一代创业公司的代表,要想实现国际化并融入国际市场,就需要重视国际上崇尚和尊重的自主创新规则,否则即使在大陆发展的再快,一旦走出国门,势必会遇到专利壁垒。此次小米手机印度陷入专利官司,就是一个明证。小米如果希望在国际上也取得和大陆市场一样的成功,或许应该在总体战略上重新定位一下专利的重要性了。

本文留言

作者杨正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