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给民办学校一个安生的“家”

 2014-08-27 11:1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看中国2014年08月27日讯】郑州一民办小学1年内搬迁3次,挖掘机堵门窗户损毁。8月25日是郑州市中小学开学的日子。郑州市金文小学如期到校报到的学生,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校门被挖掘机堵住,大门和传达室被拆,校园里还停着一辆挖掘机。由于城中村拆迁,学校又要搬了,这是一年内学校第三次面临搬迁。(8月26日《河南商报》)

学校成了拆迁工地,且不说是否影响孩子的学习,单是安全问题就够让人担心的了。可是没办法,孩子们现在必须在这里先凑合着上课,等待搬迁。1年内搬迁3次,真把学生和老师们折腾苦了。我也在郑州,我家附近的一个城中村去年拆迁,一个打工子弟学校也被拆了,不知道现在搬往何处,更不知道学校的孩子是否都可以方便地入学。而随着城市拆迁的不断进行,类似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多,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城市拆迁改造是大势所趋,但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要多考虑实际情况,兼顾各方利益。那些被“撵来撵去”民办学校,虽然办学条件可能不太好,可毕竟承担着为城市分担教育压力的作用,是对教育资源不足的有益补充,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且,民办学校接纳的很多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为他们提供了方便。一位家长说,学校搬迁后一下子远了好多,孩子上学有些不便,“不过我们这里的家长多是外地人,孩子有个学上就已经知足了。”如此淳朴的家长,令人感动,城市里必须也应该能够给她的孩子留一张书桌。

被“撵来撵去”的民办学校,大多办学规模小、资金有限,很多时候都被卡在房租太贵上。有的大学校舍闲置,但宁愿租给培训机构也不愿租给小学。为什么?培训机构给钱多。这就迫使一些学校只能在城中村等房租便宜的地方安家,陷入“拆迁——搬家——再拆迁——再搬家”的恶性循环。对此我有几点建议:一是政府采取措施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提升民办教育的整体水平;二是针对民办学校采取一些帮扶政策,比如帮他们协调房租能接受的场地等等。给民办学校一个安生的“家”,利国利民,也体现了对教育和未来负责任的态度。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作者博客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