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主场之后,还剩什么(图)

 2014-07-29 09:5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看中国2014年07月29日讯】今天《主场新闻》停止运作,在一连串与传媒有关的事件簿上又添一宗。如果港视、DBC、刘进图等等都曾经让你为香港言论自由添一份忧虑。那么,这宗网络新闻,更该让人思考,到底传媒与言论自由的危机根源是什么。在这件事和网络的回应,我有几个担忧。

1.网络媒体的营运:

像DBC事件一样,有些人会否认这是政治事件,本质而言,网络媒体的经济从来的让人担忧的。以网台为例,大规模以D100、谜米、热血;中型如Ragazine;小型如敝小频道三师会,大有大到几百万搞,小有小至一部iBook Air,各取所需,但同样艰苦经营。而同是网络评论平台,《主场》在规模上是最大的,人流也最多。他们没有像其他网媒出广告,反而是与其他大机构合作,像插入式广告般提供企业相关的资讯。

这种营运模式财政上表现如何,无从稽考。但更多人会提及的是其庞大的编辑团队如何拖累其营运。主场在商业模式上希望仿效Huffington Post,以最快消息加最新角度,靠人情供稿运作。对很多作者和报章而言,没有稿费,抄稿,引LINK撮写这种模式很不理想,也让人质疑到底这个网站的编辑团队在做什么。但即使反对者也必须同意,在infographics 和 meme 的制作上,这个团队让他们的讯息比任何一个媒体都做得好。而《主》的退场,我最惋惜的是谁能取而代之将这些风格延续开去?而他们的价值,我认为如果对家喜欢以《煮梁新闻》讽之,那么,他们的价值至少“有目共睹”。

2.网络媒体的政治:

《主》退场对很多人而言,是一个白色恐怖,打压传媒的另一例子。我绝对同意这一点,而库斯克大哥已有文章,不赘。

对我而言,更大的惋惜是一大堆公民运动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平台。读者从《主》看到不少主流不会报导的团体,更不畏说预留空间让他们作详细论述,例如Code for Hong Kong 、保卫郊野公园等。不少网络观察者都会同意,《主》聚集了一批社经地位较高的读者,对一些被评为“离地中产”的读者较有吸引力。他们平时多只读主流媒体,较少主动去看一些较少人认识的公民自发行动和公民运动的资讯。《主》提供了一个平台给这些行动和读者,让这些社会上较有行动力的公民和这些有概念的公民合流。

其他网络评论平台没有一个能担当这个角色。透过《主》宣传的公民行动对某些人而言是离地,对某些人而言它们更是不着边际,但问题这些都是害怕政治的中产靠近社会的重要途径。没有这些低门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更窄。香港的公民社会,先有反占中运动和周融的地图炮式攻击,现在失去《主》这个平台,严重削弱了不少联系和资讯流动,公民社会雪上加霜。

3.网媒和主流媒体的角色:

网媒之间同文相轻,惯见。网媒与主流媒体之间的关系亦差。如第一点所言,一些主流媒体工作者视网媒为寄生之物,而blogger是否correspondent的争论永不会终结:尤其是主流新闻从网媒拿消息作故事或抄新闻的情况日见严重之时。

若我们相信《主》退场有政治压力,第一个我们要打破的迷思是:网媒和主流传媒是两个战场。至少对我们的对手而言:任何舆论平台都是要被统战的对象。在公民的言论阵线这个角度而言,唇亡齿寒的形势非常明显:在主流传媒全部归边的时候,网媒的存亡战不远矣。当其他网媒在花生的时候,不能忘记的是,当我们摆脱了版权条例的部份干扰之后,我们的言论空间还剩多少?当游清源荷戟独徬徨之时,网媒必须明白,他们可吃的花生来源,所剩无几;这些犬儒花生,还可食多久?

可以做什么

1.Bookmark多几个平台。

2.多买几份还可信任的报纸。

3.和身边的人多谈政治,嫌难讲?推与父母姨妈姑丈轻松论政全攻略。

4.Facebook add 一些不同人的source,自己多想;share一些好嘢,加自己的看法。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John's Cave 2.0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