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06月29日讯】今天我们说户籍歧视,指的是在就业、社保、教育等社会政策上因居民的户籍地不同而采取的不平等政策。
户籍歧视来源于计划经济时期户籍对人口的限制迁徙的功能。为了控制人口,稳固政权,中共建政不久公安部就于1951年7月16日颁布实施《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这个暂行条例规定城市居民必须要分类登记户口。此暂行条例到1958年被更系统的《户口登记条例》所取代,但是直到2004年9月,公安部才正式宣布废止。由于城市居民迁入迁出要向公安机关申报,在没有迁移手续的情况下,城市居民的迁徙就被限制。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阶段,户籍歧视并未消除,而且人们对户籍歧视的恶感则是越来越强。在毛、华时代,户口的主要目的是将人们束缚在居住地,一切苛严的管制政策都以此展开。但是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4年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模式,政府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把人口都固定。原来人口流动基本停滞,虽然城乡差别很大,但对于农民来说,羡慕城里人跟羡慕美国人没什么区别,生活中接触的社区的人们差别并不大,属于共同贫穷。但是人口的巨量流动使得有本地户口的人和没有本地户口的人在城市里生活中一起,互相的对比和歧视就凸显出来。2003年末,已经有2.6亿农民工,所有在非户籍地工作生活的人口超过3亿。户口改革虽然在局部和中小城市有所放松,但是对于大城市仍然很僵化。但恰恰是大城市是移民最多的城市,大城市的户籍歧视也给移民带来最大程度的痛苦,并且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虽然从2003年起,在城市生活的人口超过了50%,但是要想让其中的非户籍人口扎下根来,在户籍歧视严重存在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户籍歧视表现在方方面面,具体来说可以分为这几类:
(1)有户口和没有户口之间的歧视。由于中国的户口登记和迁移手续繁杂,条件苛严,导致很多人没有户口。最常见的情况是因为孩子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而不能落户。这些不能落户的孩子到上小学的时候会面临失学的危险,大部分家长不得不缴纳昂贵的罚款或者靠贿赂官员给孩子取得户籍。社科院的一份报告估计没有户口的孩子大概在1300万左右,但也有学者估计高达5000万以上。
除了计生原因,也有人因为毕业分配、父母双亡等原因成为黑户。对于没有户口的人,不仅仅是各种歧视的问题,连基本的上学、旅行、开设银行账户以及办理各种证件都成为不可能,完全成为没有任何社会权利的人,换句话说,被剥夺了一切公民权利。
(2)就业歧视。从《户口登记条例》施行那天开始,就业歧视就一直存在,到现在也没有解决。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歧视主要体现在不许城市的企事业单位私自招收农村人口。改革开放后,企业有了自主用工权,所以依托市场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在招聘时不用附加户口条件。但是在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歧视却广泛存在。尤其是公务员以及邮政、公交、机关等事业单位的招聘,往往都是以应聘者有本地户口为前提。也有些国有单位同时招收没有本地户籍的人,但不能作为正式员工,只能作为临时工来工作,其待遇和正式员工有巨大的差别。
近些年,国家出台的就业指导政策,以及劳动相关法律尽量淡化户籍色彩。但是就业歧视一直顽强地存在。以北京市为例,1996年起,北京市劳动局每年都会发布新的限制使用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和工种。这些行业和工种从1996年的15个,增加到1997年的34个、1998年的36个,直至2000年的103个。2005年北京表面上取消了对外来人口的工种限制,但是在实际招聘中,公有企事业单位还是经常附加本地户口的要求。
(3)教育歧视。教育歧视的受害者是未成年人,因此危害更大。而且因为利益相关更大,受害者人数众多,所以教育歧视招致的声讨和抗议也最引人注目。
教育歧视首先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歧视上。根据国家的义务教育法,国家应该保障每个学龄儿童免费就近入学。但实际上,各地政府都为非本地户籍的孩子入学设置了重重障碍。如果是本地户籍儿童,附近的公立学校有接收的义务,基本不存在拒绝的问题。但是对于非本地户籍儿童要附加各种不必要的证件,这种在北京表现得尤其明显。北京对非本地户籍儿童入学不仅要家长提供“五证”,各区还会附加“五证”之外的其他条件。而且即便全部证件都提供,学校还是有权利以学位已满拒绝接收。北京市对非本地户籍儿童的义务教育政策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所谓外地孩子赶出北京。
教育歧视其次体现在高考上。北京上海拥有全国最多的一流大学,但这些是国家投资,应该平等接收各地的学生。但这些国立大学都在招生时照顾强势的本地户籍学生。在民间的不断抗争下,2013年异地高考有了若干改进,但是对于北京这个“首歧之都”,户籍歧视却更加严重。
那些没有本地城市户籍的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家庭,不得不缴纳昂贵的借读费或者赞助费以使得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自己打工的城市接受义务教育。越是大城市,教育上的户籍歧视越严重。
(4)社会保障歧视。从2003年胡温上台以来,低保、住房、养老、医疗、义务教育等各项社会福利政策基本形成了全国人口的覆盖网。但是这个网不是统一标准的,而是根据户口分成了若干块,不同性质和不同地区的户口的待遇差别非常大。
就基本医疗保险来说,农业户口的公民适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无业居民适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而企业职工适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公务员,虽然也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但实际上还是按公费医疗待遇走,自己不需要缴纳保险费。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医保每年都要缴纳保险费,而且大病报销比例只有一半,对穷人来说,还是病不起。
就养老保险来说,同样根据职业和户口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退休后大体可以拿跟本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不多的养老金,但是新农保的农民每个月的养老金只有55元,只买馒头吃都不够。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表面上和户口无关,但是因为就业上的户籍歧视,实际上对不同户口的人歧视也很明显。尤其是对农民工来说,因为户籍歧视难以在当地城市扎根,所以经常要换个城市工作,但是目前的政策规定只能带走少量个人账户里的社保金,大部分统筹账户里的社保缴费无法带走。而且如果不能连续缴满15年或20年,农民工的社保就中断了,退休后还是不能享受医保和养老金。
其他的福利性社会保障,比如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无一不是以具有本地户口为前提。对于没有本地户口的人来说,就是从出生就生活在这里也无权享受,也不管你在本地交了多少税和保险费。
(5)其他歧视。对于没有本地户口的人,在办理证件时,比如身份证、结婚证、护照、驾照、营业执照等,都比有本地户口的人麻烦很多,或者必须要回到户籍地办理。如果公民为维护人权进行抗议活动,那些非本地户口的人更容易被拘留、遣送,而本地户口的人的抗议相对来说更容易迫使政府让步。这种经济上甚至法律上的歧视其实来源于政治上的歧视。因为本地户口的人有权选举本地的人大代表,甚至有权竞选人大代表,非户籍人口则没有选举权。此外在农村,有些嫁过来的妇女因为没有本地户口而被拒绝分享集体红利,或被拒绝分配承包田。
总之,有本地户口的人跟没有本地户口的人相比,无论是政治权利、经济权利还是社会权利都有巨大的差别。
(节选)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