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在诗意中避暑消夏(图)

 2014-06-16 16:2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夏日炎炎,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到了晚上总想找个凉爽地方休息,或全家出去在河堤散步,感受河边晚风的清凉,或在家里享受空调的冷气,或在院落的树荫下乘凉闲谈……而我则喜欢在家沏杯绿茶,吟读《唐诗宋词》,在诗意中避暑消夏。

宋代诗人葛元怀,喜欢从品味大自然的情状中体会无穷的乐趣,他在《夏日》诗中写道:“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树下地常阴,水边风最凉。蟑移惊鹊近,鹭飞得鱼忙。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诗人一边闲看鸣蝉惊飞,喜鹊栖枝,鹭鸟惊人,鱼儿扑腾,一边乘凉消夏,乐在其中。夏日的寺庙也是乘凉的好去处,宋代大诗人梅尧臣有一首题为《中伏日妙觉寺避暑》诗,诗曰:“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盛夏,城镇赤日如烤,而山中则清风绕屋,禅房内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于此避暑品茗,自然乐而忘返。杨万里说池边、桥畔、河岸濒临水面,气温要低些,自然也是乘凉的好去处,他为此赋诗曰:“小憩人家屋后池,绿扬轻风一丝丝。”陆游喜欢在河堤柳荫处乘凉,他在诗中写道:“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明月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苏东坡也乐于水边纳凉,亦留有“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的名句。

坐在自家院中避暑纳凉,也自有一番乐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消暑》诗曰:“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在保,难更与人同。”他说,端坐院中,不仅清风徐徐,而且能心静生凉。另一位唐代诗人高骈喜欢在山亭中乘凉,他在诗中写道:“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诗人蔡持正还喜欢躺在竹床瓦枕之上,以书催眠消夏,他写道:“低屏瓦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宛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柳宗元也作有《夏昼偶作》,诗曰:“南州潺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心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显现出一派悠然自得的避暑之乐。

炎炎夏日,品读这些脍炙人口的避暑诗,仿若有清风吹走了燥热,又如清凉的山泉浸透了暑热难耐的躯体,令人感到爽快惬意。

来源:天津日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