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03月23日讯】赴美上市,马云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在经历了与港交所一年谈判后,16日,阿里巴巴宣布正式启动上市事宜。尽管该公司尚未公布具体的上市时间和交易所,但有知情人士透露,阿里上市项目命名为“阿凡达项目”,最早可能在三季度实现IPO,阿里或成美国最大的IPO。但这条消息公布后,也被互联网业内的一些评论人士所质疑,马云是真的打算在美国上市吗?
事实上,赴美上市一直是阿里IPO的B计划。因为美国不是阿里上市的最佳选择,美国对阿里的最主要吸引力之处来自对控制权的保证。美国二级市场的“双股权”制度可以支持马云以及阿里管理层,在控制权上占有更多席位。但美国监管较香港来说更为严格,如果选择美国上市,阿里财务问题恐怕难以或者不愿按照要求厘清,而且还涉及长期的信息披露和财务审计。
而且在美国上市,便得遵守美国的游戏规则,为了保证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美国对于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门槛很高。美国投资者常提集体诉讼,如果选择在美国上市,阿里巴巴将遭遇来自两方面的集体诉讼风险。不仅阿里巴巴的外部中小投资者可能会起诉阿里巴巴,雅虎的股东也会因当年的支付宝事件起诉阿里巴巴和马云。而且一旦阿里旗下网购平台淘宝网销售的产品,其货源、品质及知识产权闹出的纠纷,随时成为投资者追究公司披露责任的源头。
此外,这两年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市场的信誉并不好。美股市场对中概股的估值都严重偏低,阿里巴巴即使去美国上市,能否卖出高市值也是个未知数。如果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不一定会像在香港那样获得较高的估值。但问题是,阿里巴巴要想进一步赎回雅虎手中的股份,必须在2015年12月前上市,而且要以较高的市值上市(高于雅虎收购价的110%),否则雅虎将依然占有阿里巴巴20%以上的股份。这显然是马云不愿看到的。因此到美国上市仍是马云非不得已时的选择。
马云的矛盾在于,一方面要求阿里巴巴能在一个市场估值友好、监管政策放松的资本市场上市;另一方面,他又要求能够凭借7.5%的股权获得阿里巴巴100%的控制权。香港能为马云提供前者,但他可能会失去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美国能够为马云提供控制权,但却需要以前者为代价。实际上,阿里巴巴上市并非钱的问题,阿里巴巴并非欠缺资金。马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保持公司的控制权。
而对于港交所来说,之所以面对阿里如此大的一块蛋糕却不放弃原则,在于,香港证监会则担心上市公若果实施合伙人制及双重股权结构,将令少数公司高管拥有太大的投票权,削弱普通小股民的利益。证券市场强调的是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强调保护中小股东。不是阿里巴巴市值高,就可以不遵守现行规定,一旦为阿里开先例后,往后新股是否也可同样享有特权。同时放行后,对已上市公司又是否公平。
倒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教授埃里克·戈登(Eric Gordon)说得更明确一些,表现出难得的清醒。他说:“阿里巴巴向美国提交申请文件可能是为了向香港监管者施压,以便让阿里巴巴获得它期待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一种经典的监管套利行为,向美国提交文件只是为了威胁香港。”的确,到现在为止,美国上市计划只是阿里巴巴单方面的决定,公众既没有看到正式提交申请,也没有看到财务细节被披露,相反倒是一些其他的信息出来不少。
业内有分析人士指出,一般的公司要上市,都会提前和投行做对接,事情做得差不多了,直接向SEC提交文件,然后由媒体披露出来。阿里巴巴上市,却把这个过程弄反了,先通过媒体披露出来,然后再找投行,至于正式上市文件的提交,他们自己可能也不清楚会在什么时候。其实,谁也不傻,你向SEC提交的正式上市文件,没投行点头是不行的吧,何必本末倒置。
还有人反复推敲阿里宣布上市的文案,称其中有很奇怪的一句话,“未来如果条件允许,将积极回归参与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享公司成长。这话要是真的,无疑是在说,我们在美国上市还八字儿没一撇呢,就已筹划好在美国上市后退市回归国内市场的准备了。”如果真如该评论人士所判断,马云这一次仍然玩的是太极推手。要用赴美上市的新闻舆论压力逼港交所就范的话,有多少人已经中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