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论处世:富贵与贫贱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金钱和地位,这是人人所想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接受。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君子爱好钱财,但要用正当的手段取得它;贞洁的妇女爱好美色,但要按一定的礼仪去接纳它。

◎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

唐·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不因为富贵妨碍他的道义,不以名位改变他的心志。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富有和显贵,对于我就象飘浮在空中的云一样不值得关心。

◎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意谓富贵对于我来说,象秋风经过耳边一样。

◎家有不义之财,则伤本。

《战国策·秦策》家中如有来路不正之财,就会伤害根本。《挚虞库居铭》“有财无义,恒家之殃”,意近。

◎人欲余财积蓄之富,而穷年累世不知足。

《荀子·荣辱》欲:想要,希望。穷年累世:指接连不断,时间长久。意指人对财富的求索是不会厌足的。

◎自古以来,身居富贵,能知足者甚少。

《旧唐书·李靖传》甚少:很少。

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

《晋书·诸葛长民传》常思:常想。必履:必然践履。在贫困卑贱时常希望得到富贵,在富贵时却必会遇到潜伏的祸机。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富有但苟且,不如贫而安乐;生而受辱,不如死而光荣。

◎何可屈曲从俗,苟求富贵?

《汉书·儒林严彭祖传》不可因为追求荣华富贵而屈曲迎合世俗。

◎浮荣不足贵。

唐·陈子昂《感遇》表面上的荣华并不可贵。

◎富贵如浮云,金玉不为宝。

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浮云:飘浮于空中的云。此喻不值得关心的事物。金玉:泛指珍宝。意指权势和财富不值得去汲汲追求。

◎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浮云:飘浮于空中的云,比喻不值得关心的事物。意指不把富贵放在心里。

◎富者非财也,贵者非宝也。

三国·魏·曹植《玄畅赋》非:不是。有财有宝未必就是富贵。

◎不取于人谓之富,不辱于人谓之贵。

秦:孔鲋《孔丛子》取:取得。谓之:叫做,称为。财产不掠夺于人,可称为富;人格不受侮辱,可称为贵。

◎乐能知足乃为富,岂必金玉名高资?

宋·欧阳修《盘车图》名高资:富有著称于世。知足常乐本身就是一种财富,为什么一定要去追求金珠玉石的富有高名?

◎天下有至宝,而非势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

《艺文类聚·鉴戒》世上的至宝至富,不是权势地位和金银珠宝。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富贵以能布施行善为德,贫穷以节俭自奉为德。

◎功名富贵知何物,风雨尘埃惜此身。

金·元好问《感遇》风雨:喻艰苦生活。尘埃:喻污浊。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先师:此指孔孟等儒家先辈。儒家先辈们留下的教诲,只忧虑仁义之道得不到施行,而不忧虑生活贫困。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戚戚:忧惧貌。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身处贫贱而坦然自若,不屑于热切地求取富贵。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财物是次要的东西。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忧:忧虑。

◎多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

明·洪自诚《菜根谭》财货储藏得多损耗也多,所以,财富丰厚的人忧虑也多。

◎安贫福所与,富贵为祸谋。

晋·傅玄《杂诗》安贫:安于贫困。与:给予。谋:图谋,营求。意谓安贫可能得福,富贵容易招祸。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唐·王勃《滕王阁序》达人:指通达事理的人,达观的人。旧谓有贤德的人安于贫困生活,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命运。

◎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后汉书·蔡邕传》安于贫困的生活,乐于微贱的地位,对世上也无其他谋求。这是旧时儒家的一种处世哲学。

◎与我同心人,乐道安贫者。

唐·王维《过李揖宅》乐道:以遵行自己所信奉的道德准则为乐。安贫:安于贫困的生活。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君子以不知道为患,而不以居贫为忧。

◎人贫则志短,马瘦则毛长。

唐·张??《朝野佥载》旧谓处在贫困境况中的人,往往缺乏志向和勇气。

◎贵贱无常。

宋·王??《野客从书·??冠子》富贵卑贱不是永恒不变的。

◎贵无常尊,贱不常卑。

晋·傅玄《吏部尚书箴》地位显贵不是永处尊位,出身微贱不会永远卑下。

◎日有阴晴,月有盈亏。算人无久富长贫。

元·无名氏《杀狗记》第十八出喻人的境遇会起变化,不会永久的富或永久的穷。

◎莫言贫贱长可欺……莫言富贵长可托。

唐·李颀《别梁锽》莫言:不要说。可欺:可欺侮。可托:可寄托。贫贱和富贵不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唐·李白《古风》荣华富贵象东逝的水,世间所有的事都象江上波澜,转瞬即逝。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唐·李白《江上吟》汉水:水名,长江最大支流,从西北向东南流。此言功名富贵不可能长在,正如汉水不能向西北流一样。

◎富贵荣华几时兮,朱营碧堂生青苔。

唐·陈子昂《青台引》几时兮:能维持多久呀。朱宫碧堂:红宫绿堂,泛指金碧辉煌的高大建筑。

◎志苟不固,则贫贱者汲汲营生,富贵者沉沦于逸乐。

晋·葛洪《抱朴子·崇孝》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沉沦:犹沉没、沦落。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那么贫贱者只迫切地营谋生计,富贵者则沉溺于享乐。

◎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奢自来。

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地位尊贵的人容易矣横,家室殷富人容易奢侈。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贫穷是耐久之交,你处得他好,他益你反深。

明·洪自诚《菜根谭·评议》耐久之交:喻永不变心的朋友。处:相处。

◎富贵者贫贱之基,奢侈者寥落之由。

《日闻录》卷一富贵而佚乐则易招贫贱,奢侈而无度则陷于伦落。

◎富贵过盛,则必骄佚而生过。

汉·王符《潜夫论·忠贵》盛:兴旺。骄佚而生过:骄奢淫逸并产生错误。佚,同“逸”。

◎贫不忘俭,富不学奢。

唐·马周《清崇节俭及制诸王疏》奢:奢侈。

◎积金累玉,未必是陶朱之智。

汉·王充《论衡·命禄》陶朱:春秋时,越国名臣范蠡,功成退隐,后成巨富,号陶朱公。财富极多不一定是智者的所为。

◎力学勿忘家世俭,堆金能使子孙愚。

宋·刘克庄《贫居自警三首》致力于求取学问,不要忘记勤俭持家的道理,富贵反而使子孙变得愚蠢。

◎外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

清·杜文澜《古谣谚》处在贫贱,劳苦之境倒容易过。处在富贵、闲散的环境更难。

◎能知足则常足,故富;能脱俗则不俗,故贵。

明·李贽《焚书·富莫富于常知足》知足:知道满足。常:经常,长久。脱俗:超脱凡俗。这是古人的一种安贫乐贱、与世无争的处世哲学。

◎富莫富于常知足,贵莫贵于能脱俗。

明·李贽《焚书·富莫富于常知足》自知满足和超凡脱俗就是最大的富和贵。

◎重义轻财大丈夫。

明·沈受先《三元记·博施》重仁义轻钱财的人,才是大丈夫。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宋·苏轼《前赤壁赋》苟:如果。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绝不贪求。

◎堆金积玉,来处要明。

宋·李之彦《车谷所见·贪欲》堆金积玉:形容贵重的财物极多。必须用正当手段,获取财富。

◎清贫常乐,浊世多忧。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虽清贫但常乐,处在混乱的时世倒多忧。

◎有道之财方可取,无道之钱莫强求。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正当途径的钱财才应取得,来路不明的钱财不应去拿它。

◎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不符合义理的钱财不要拿取,不合义理的事情不要去做。

◎勿慕富与贵,勿忧贱与贫。

唐·白居易《续座右铭》慕:羨慕。忧:忧虑。

◎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

《淮南子·原道训》不把身居高位看作是安全,认为处于卑下的位置就危险。

◎与其浊富,宁比清贫。

唐·姚崇《水壶赋》浊富:浑浊富有。清贫:清白贫穷。浊富不如清贫。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与此意同。

◎其穷也不忧,其乐也不淫。

唐·柳宗元《校书郎独孤君墓碣》贫穷也不忧愁,享乐也不放荡。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年纪老了,志气应当更加豪壮。穷且益坚:人穷困,意志应当更加坚定。青云之志:高尚的志趣。

◎老去才虽尽,穷来志益坚。

宋·陆游《醉醒初觉偶记》益坚:更坚强。后句从唐·王勃《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化出。

◎穷不忘操,贵不忘道。

唐·皮日休《六箴序》人虽穷,但要保持操守,位虽贵,但不要忘记道义。

◎年老心未老,人穷行莫穷。

宋·佚名《名贤集》人虽年老,雄心仍在;人虽贫穷,德行不能有亏。

◎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云烟。

宋·苏轼《宝绘堂记》荣华富贵如过眼即逝的云霞和烟雾。

◎荣枯得失,犹如水月镜花,事过即忘。

《修身宝鉴》荣枯:草类开花和枯萎,喻人的昌盛显达和衰败困顿。水月镜花: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比喻虚幻的东西。

◎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宋·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富贵可轻视,名节要看重。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清·黄宗羲《山居杂咏》输心:献纳诚心。其:犹“岂”,表示反诘。死亡不能使自己出卖身心,贫困的生活更不能使自己有所动摇,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名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宋·黄庭坚《跋王荆公禅论》溺:沉湎无节制,色:女色。伟人:伟大的人物。富贵不动其心,名利酒色不溺其志的人,是伟大高尚的人。

◎鱼不忍饥钩上死,鸟因贪食网中亡。

明·韩贞《韩乐吾先生遗事》比喻贪欲会使人走向灭亡。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芳:香。饵:钓鱼用的鱼食。引申为诱人的东西。言高飞鸟、深渊鱼都为食而死,亦喻人为财而亡。

◎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

明·洪自诚《菜根谭》何天不可翱翔:哪里不可以飞翔?飞蛾独投夜烛:自取灭亡。清·秦应阳《飞蛾》:“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我:飞蛾自身。

◎能贵不能贱,遂为物所攻。

清·张自起《咏怀》物:指各种享受的东西。攻:击倒。说明贪图富贵,就会在“糖弹”面前打败仗。

◎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翕张:收缩伸张。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就会使自己处于被动,任人摆布。

◎受人施者,常畏人。

《孔子家语·在厄》接受别人施与的人,对施与者常常怀有一种畏惧的心理。《聊斋志异·神女》:受人求者常骄人,求人者常畏人。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

明·洪自诚《菜根谭》造物:指造物者,即上帝。钓饵:引鱼上钩的食物。机:捕鸟的机槛。阱:陷阱。

◎富者,怨之府;利者,祸之胎。

明·张居正《答应天巡抚胡雅斋言严治为善爱》怨之府:怨恨聚集的地方;大家怨恨的对象。胎:根源。

◎渔利者害多,务名者毁至。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渔利:以诈述谋求私利。务名:挖空心思地求虚名。毁:讥诽。

◎荣名秽人身,高位多灾患。

三国·魏·嵇康《与阮德如》荣名:荣誉。秽:败坏。高位:高的职位。说明名利地位并非好的东西,为人不必去追名逐利。

◎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汉·无名氏《甘瓜抱苦蒂》自贼:自己害自己。劝人切勿贪利,贪欲过多反而会伤害自己。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汉·韩婴《韩诗外传》欲:指私欲,贪欲。指出人最大的祸害是贪求过多,不知适可而止。

◎溪壑易填,人心难满。

明·洪自诚《菜根谭》溪:涧,山间的水流。壑:山沟。言人的贪欲比溪壑更难填平,喻人欲之无止境。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欲心难厌如溪壑,财物易尽若漏卮。

◎仁为众善本,贪是诸恶源。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仁爱为众多好事的根本,贪欲为各样坏事的源头。

◎猛兽易伏,人心难降。

明·洪自诚《菜根谭》。

◎吃人嘴软,使人手软。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吃了、拿了别人的东西,讲话、处事就难于坚持原则。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元·无名氏《崔府君断冤家债主·楔子》螳捕蝉: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喻害人还被害之意。比喻过分贪心结果适得其反。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