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03月07日讯】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段关于地狱的故事,是清代坐落于我国西南的宏恩寺的老僧明心和尚口述,纪晓岚亲自记录,传于我们的。
明心和尚说:“在一次在坐禅中,我的元神离体,到了冥界,也就是到了地狱。我看到那些面目狰狞的鬼卒,驱赶着几千犯人,聚集在阎罗大殿外的广场上,而且犯人还在不断的增加。这些人不论男女全都被剥去上衣,双手被反绑着,在等待着被点名呼叫。有一个主要的官员坐在上位,听一个狱吏拿着花名册在点名。他对这些被点到名字的犯人进行挑选分类。选择的标准是身体是否健康和老嫩胖瘦。给人的感觉就和到菜市场挑选买卖猪鸡、牛羊一般无异。被挑选出来的犯人,一批一批的被在现场等待的凶神恶煞似的魔王们带着,离开了现场。
我深感奇异不解,明明是人嘛,怎么这样对待呢?见一个狱吏站的离那位主事的官员稍远些,就走过去想询问一下。近前一看竟是相识的旧施主,我们俩互相见礼。我合十问道:“这都是些什么人啊?”狱吏答道:“押着犯人走的是三界内各层天的天魔,被押走的犯人将会被他们吃掉。他们都以人为粮食,吃人就是吃饭,现在他们在分粮呢。”
见我惊诧的神态,狱吏接着解释道:“如来佛祖曾运用大神力慑服了魔王,皈依并授其包括不饮酒、不食肉在内的《五戒》之法,从此不得以人为粮。有些天魔从此就遵奉《五戒》,不再吃人犯戒;可是,魔界部族众多,良莠不齐,对如来的佛旨竟颇多异议。众魔说:“谁都说不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魔众是吃人的,如同人吃五谷杂粮。佛祖你要能断了人吃谷粮,我们就不吃人了。”哓哓之声,不绝于耳。
连魔王亦不能制止。
这时,如来佛祖慈悲与威严同在。做出了一个令三界皆敬佩的决策:让那些罪大恶极,根本不配轮回转生,无间地狱都不能容留的那些邪恶之人,可以让诸天众魔啖噬。众魔们有吃的了,也可以避免他们荼毒各界生灵。
十大阎君为此共议佛旨,阎君们决定:从民众的福祉着想,应该遵行佛祖的旨意。应为民造福,不能听任魔众祸患众生啊!阎君们斟酌再三,选出了四种地狱不能容留的,最严重的祸害民众之人。这些人身居福地,却不知感恩图报,谨言慎行,反而以其恶行,为世风堕败推波助澜,其罪昭彰,十恶不赦,可做为魔的口粮。这都是些什么人呢——
第一种人是官吏;
第二种人是役吏;
第三种人是官吏的亲属;
第四种人是官吏的仆隶。
为什么选这四种人呢?这些人虽无官的职责,却有官的权力。当官的还要顾及一下自己的政绩、名声,而这些人惟知牟利,依靠官员的权位,作威作福、仗势欺人,对老百姓极尽敲骨吸髓,巧取豪夺之能事。逼得民众吞泪泣血,桩桩罪行,罄竹难书,令人发指,乃至人神共愤。纵观天下,惟此四种人所造恶业最多。所以,为清纯地狱,就让这些人入油锅沸鼎吧!至于具体的吃法,还是有很多讲究的。魔王们吃的是皮肤白皙、柔嫩且丰腴者,而那些长的粗、黑、老、瘦的四种人则充了众魔的饥腹。
这四种罪人在被魔众吃掉的过程,是令人毛骨悚然的过程,也是根据自己恶业大小被制裁和承受的过程:
四种人中恶业稍轻者,一经被切、割、烹、煮,立即就化为乌有,什么都没了;恶业较重者,把剐净肉的残骨,再吹以业风,立即又还其本形,重生的他,就再次供魔刀俎。人在人世间有死亡之说,人死了好像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而人死后灵魂到了地狱,一般都是长生不死的。因此,这种酷刑,要多次重复,有的人重复两、三次,而有的人则重复千百次不等;恶业最重者,一天之内就化其本形数次,脔割烧烤无尽无休。其实这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对罪大恶极之人的“永罪永刑”。只不过在这里,是具体的实施过程。当然,每一次的刲(kui)、剔、燔、炙的过程,都是对这个具体人的一次活生生的,极为痛楚的酷刑过程。因而,四种人的哀嚎之声充斥冥府,传遍地狱。
狱吏说到这里,我不禁心悸:“还不如出家当和尚,就没有这个灾难性的后果了。”
狱吏说道:“根本不是这个道理。掌握在你手中的这个权力可以害人,但是,这个权利也可以帮助他人啊!释迦牟尼佛召集的灵山会上就有一位身居宰相府的人,是不折不扣的四种人。但人家一心向善,扶危济困,多行善事、屡积善德,你看他此时正在灵山佛界里自在逍遥呢!”
狱吏语音甫落,一切影像俱无。我也就像睡醒了一样,退出了禅悟状态。但与狱吏的这一番对话,我一直记得十分清晰,可谓没齿难忘。”纪老先生听完老僧的叙述,也颇为感慨,他说:“老僧所言,我们无从考证,像个寓言故事。但对老僧来讲,这是一个真实的客观存在。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一切都是有序的安排,我们看不到的,未经历的事,不一定就不存在。况且老僧所言皆是劝人向善的金玉良言,我们更应信其有。而事实上的因果报应之事,不也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吗?所以,我们对自己的人生之路,是向善?还是向恶?必须要有一个抉择了!”
纪晓岚老人家,在二百一十四年前,向我们发出的这个信息,其心至善,用心良苦。当然,信与不信取决自己。信,独善其身,你就活得踏实安稳,福报连连;不信,恣意妄为,你就活得心惊胆战、恶报不断。天道是绝对公平的,你信与不信,他就在那里。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