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12月27日讯】中国的改革进程越来越接近“迪拜时刻”。该酋长国2009年拒绝纾困其旗舰控股公司,震惊了那些认为所有债务都有着政府背书的借款人。而正在向金融体系引入市场力量的中国,将不得进一步理清公共贷款和私有贷款之间的界限。
2009年11月,迪拜世界要求贷款人暂缓收回债务,终结了迪拜的宽松信贷时代。即使公司没有享受到官方的政府担保,贷款人当时也错误地相信,迪拜的统治家族——和隔壁的阿布达比酋长国——永远不会允许这样一个高调实体违约。
中国的信贷狂潮建立在类似的假想之上。银行和投资者相信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必要的时候会得到官方帮助,因此一直随心所欲放贷。截至目前,这种看法证明是正确的:该国的国内债券市场还没有出现一例违约。然而,要是中国领导人真的要让市场决定货币价格,这种情形不会持续下去。政府需要讲清楚其支持限度。
当然,中国的问题比迪拜大得多。在丢出这枚重磅炸弹时,该酋长国和相关的公司拥有约800亿美元的未偿贷款。2013年迪拜预估GDP为9万亿美元,而中国的全部债务加起来是它的两倍左右。跟迪拜的统治者不同,中国可以通过指令决定谁来承担损失。
任何加强市场纪律的做法注定都会跟此前不一致,而且容易引发混乱。即便如此,那些丧失了政府担保的借款人将遭受痛苦的冲击,而贷款将迅速在整个经济体内被重新定价。中国的政治日程和缺乏明确储户保障体系的现状,迄今而言,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变革是不利的。不过监管机构明年即将引进存款保险制度,并允许经营不善的银行破产。新一届领导人已经决定赋予市场更大权力,中国很快就会重演迪拜的债务大剧了。
【编辑注:彼得·塔尔·拉尔森,Breakingviews在伦敦的助理编辑,主要负责金融服务和监管方面的报道。在加入路透之前,彼得在金融时报工作了10年。在这期间,曾负责信贷危机期间全球银行业的报道以及主导9.11以及后续事件的报道。彼得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