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大量倒闭怎么办

【看中国2013年12月10日讯】制造业危机客观存在,不等于没有出路。

行万里路接地气,了解行业内的看法也可以接地气。最近看了一个发表在天涯财经上的帖子,题目耸动,隐士深山发表的《东莞制造业前景堪忧!未来企业仍然大量倒闭!!》,两三年前笔者到珠三角看到空荡荡的专业卖场,有类似担忧。当时,当地政府、研究机构、企业联手进行转型,时至今日,很难说转型已经取得了成功。

与东莞类似的还有温州,2012年6.7%的GDP增速排名浙江省倒数第一,是全省11个地市中唯一一个增速低于7%的地市。同时,人均GDP位列全省11个地级市中的第11位,被丽水超越排名垫底。作为艰难转型中的城市,GDP下降不能说明无能,但至今未能找到发展方向、找到应对之策,不由让人为这些城市的未来捏把汗。

东部地区低端制造业的衰落是大势所趋,很难想像,商品房均价在2万以上的地区,还能维持庞大的低端制造规模。制造业往中西部流动,农民工朋友在家乡就业,不必忍受抛儿弃女的孤单生活。这是正常回归,东部地区要接受现实。东部地区低端制造业的衰落,为中端制造业、为服务业腾出了空间。

中国需要大量发展的是服务业,以缓解就业、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不管愿不愿意,低端制造业前景将越来越狭窄。随着人均GDP到达5000美元左右,需要发展大规模的服务业。养老院找不到合适的护理人员,目前仅北京一市,养老护理员缺口达到9万人,而全国缺口高达500万人以上。到60后成为老人之时,大量的财富与尊严的养老,需要更高端的养老设施,更周到的服务,养老设施、养老护理、老年心理关怀,将成为大有前景的朝阳行业。

热门的电子商务领域人才紧缺。仅今年9月,全国IT类职能的网上发布职位数将近39万个,来自于淘宝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仅针对在淘宝平台上的电商企业,人才缺口就高达百万人,而整个电商行业未来三年的人才缺口将达到445.7万人。围绕电商有一系列需求,页面设计,行业数据分析、电子金融等等,人才缺口恐怕在500万以上,目前频繁跳槽的野蛮生长状态,说明了规则的缺乏,以及专业人才的稀缺溢价。

文化行业同样如此。目前除了少数国有团队外,电影、话剧、相声都在市场上跑码头讨生活,拍电影需要前期的项目融资,既懂电影市场又懂金融的人才如凤毛麟角,一些制片人赶鸭子上架,而一些土豪们冲着名导或者名演一掷千金。这不是专业的长期运作方式,这是土豪烧包、短期透支的运作模式。而在电影中期制作、后期宣传、最后公平分帐等各个领域,都需要专业人才的介入,我们的电影观众,除了知道张艺谋冯小刚,现在托股市之福知道了华谊兄弟的老板,但一家公司上市离影视业的专业化运作还有万里之遥。

现代社会的标志就是行业越来越细分,同样是设计,工业设计与服装设计灵感不同,甚至汽车设计、家电设计也有巨大区别,还记得苹果刚推出时那简洁流线型的外观所引起的追捧吗?

市场会内生无限动力,政府面对动力所做的就是静观,如烹小鲜即可。

12月8日,温州市市委书记陈一新表示,在温商回归工作方面要创新。接下来会邀请综合实力前一百位的温商分批回温,“暂时取名叫‘领头业工程’,作为温商的一种责任和义务。”陈一新强调,“温州经济本质特征就是民本经济,‘温州模式’没有过时”。

民本经济永远不会过时,但民本不等于不需要底线游戏规,两者并行不悖。以制造业论,对原创的严格保护是制造业创新之源,山寨阶段已经过去。东莞等地有完备的产业链,需要的是对诚实创业者、原创者的保护,至于重点发展什么行业,是企业家的事,不是政府的事。

不仅企业需要修炼,政府更需要修炼,温州金改之所以未能抓住牛鼻子,就是对于金融的底线游戏规则不清楚,不知道哪儿该放开,哪儿该严厉监管。如果监管者意识不到位,就算暂时吸引资金回流,也起不了大作用。

资金如水,逐善而流,行业如太极,在旋转中平衡,低端制造业倒闭是中端兴起的契机,是发展服务业的契机,没必要怨天尤人,市场自有其兴衰逻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