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经济正面临五大危机(图)

作者:九个头条  2013-12-02 22: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看中国2013年12月02日讯】改革开放35年来,在中国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空气污染等等。然而当下中国面临的一些危机远比这些更可怕,像是地方债务、产能过剩、失业危机。

一、地方债务危机

在央行近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在分析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时特别点出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问题,认为这两个领域“问题比较突出”。地方债务风险被视为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今年10月份,渣打银行发布报告称,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可能达到21.9至24.4万亿元,占GDP的38%至42%,接近官方当前估算值的两倍。除了惊人的债务总量以及其持续增长的可能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当前地方债务最大的风险更在于不透明性。


中国经济正面临多重危机(看中国配图)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有多大?到底是谁在花钱?花了多少?什么是该花的?什么是不该花的?这些问题是混不过去的,必须搞清楚,不然中国经济就没法走下一步。”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说。

二、银行坏账隐忧

2013年中报显示,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4400亿元,相比2012年末增加了近400亿元。16家银行无一例外,不良贷款余额全部上升。

另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坏账冲销规模增加了两倍。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在内的中国主要银行2013年前六个月冲销了人民币221亿元的坏账,上年同期这一数字为76.5亿元。

或许是已经看到了中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后,可能存在的坏账风险,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开始抛售中资银行的股票。2013年以来,先有高盛清空了所持有的工商银行股份,随后西班牙对外银行对中信银行进行了减持。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外资机构不再把中资银行当做优质资产。

中资银行的坏账压力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大,当资本金遭遇侵蚀时,再融资将成为银行的标准动作之一。今年以来平安、招行、光大都相继抛出再融资的计划,目前来看市场足以承受。但当更多的银行加入再融资的行列,谁都不敢想象,市场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三、地方财政问题

首先,众所周知,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土地出让收入下降,那些一直非常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并背负高额债务的地方政府可能会面临流动性和偿还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可能会表现为银行的不良贷款,于是之前所说的地方债务和银行坏账两大危机就此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财政不透明、地方政府腐败、机构臃肿等问题一直是中央改革面临的难题。地方债只是财税改革的一部分,地方财政还应公平地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公报里并没“支出责任和财权要匹配”的提法,所以这方面在具体改革内容上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四、产能过剩

在2013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百位经济学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半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会上表示,当前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需求不足叠加,是加剧经济下行的重要原因。

调研显示,钢铁行业、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这五个行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在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看来,中国的产能过剩恰恰是市场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因此还应当通过政府转型来化解,政府还应当积极创造需求来解决产能过剩。

五、失业危机

失业危机并不为中国所独有,而是全球性的难题。法国时间2013年11月12日,欧洲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巴黎,召开了又一次针对欧洲青年经常性失业的会议。

国际劳工组织报告显示,自从2007年经济衰退以来,全球青年人失业率上涨了11.5%,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五年内继续攀升。

虽然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淘汰过剩、落后的产能将给中国就业市场带来不小压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将在就业市场中感受到经济转型的阵痛。在这个必经的经济转型期,许多产能过剩的行业都将面临整顿,也将有更多的企业缩减招聘规模,甚至破产裁员。

来源:作者博客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