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人民币内贬外升真相

作者:许一力  2013-11-06 09:4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看中国2013年11月06日讯】近期,全民都在思考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这个话题极度升温。

一个一直让公众闹不明白的问题是——既然人民币不断承受着所谓升值的压力,那么为什么我们手中的钱,反而越来越不值钱了呢?

话题起源于一个专家用大米作为标的,非常直观的展示了10年来人民币购买力的下滑程度——某种在2005年为1.90元/斤的大米,在当下已经高达3.30元每斤,按照这个比例测算,人民币10年间的贬值幅度高达43%。而人民币对外汇率则是另外一重光景。8年来,受到对外贸易、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多年的出口顺差让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34%。

人民币的对外升值很好理解,经济发展这么迅速的中国,常年出口保持顺差,赚回来大量美元,按照正常市场规律,人民币会迅速升值致进出口平衡。为了不至于升值过快而保持多出口,必然需要多余人民币来对冲美元,人民币需求增加,长期保持升值趋势。

对内对外的一升一降之间,人民币外升内贬非常明显。

主要矛盾还是在人民币的对内贬值上,为什么总觉得人民币在国内越来越不值钱呢?

笔者之前出过一篇研究报告,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和美国同样使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中国并没有名义上的QE,但几次大投资实际上就是大规模人民币超发的过程。

然而,从实际情况上看,中美双方的货币购买力变化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方面的货币贬值自不用说,但美国方面,美元的贬值却并不明显。四轮QE之后,美国至少释放了20万亿美元的流动性,然而美国通胀率水平却仍然维持不足3%的年增长率。对比美元商品的价格也可以发现,至少最近5年以来,美元购买力的缩水是微乎其微的。

为什么美元购买力没有出现大规模下滑?

这里存在一个人民币与美元最大的差异,那就是,美元是世界货币,美联储发行的大量美元,并不在美国经济体内流通,因此美国货币滥发并未给美国带来太大的通胀压力。

而人民币由于并非国际货币,在内部发行如此巨大数额的货币,必然造成通胀压力。

在过去七八年的时间内,大量货币被国内房地产市场和股市期货等虚拟市场吸收,要不然何止是贬值43%,可能都是贬值好几倍了。但仍然有大量货币流通到了日常生活用品市场,带来通胀压力。

说白了,有人收纳了美联储印发的巨量美元,是谁呢?

答案很明显——是中国。或者说,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劳动力输出国家。

中美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世界货币的所有权。美元世界货币的定位,带给美国的就是可以调用全球资源的巨大便利性。

美国低收入阶层可以在沃尔玛轻而易举地购买到低价消费品,孩子们可以在大卖场随意购买廉价玩具。而这些消费品,恰恰是来自于中国。

而近年来,虽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但仍然有其它新兴的劳动力市场不断涌现,举例来说,斯里兰卡目前平均劳工成本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总有经济体在制造业低端愿意辛苦赚取绿票子,为美国提供低价物品。

这些美元的“下家”们又生活如何呢?这也是我们探讨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关键。

通常来说,中国企业在与美国交易之后,老百姓或企业赚到美元。如果马上拿着美元去美国消费,那么意味着手持美元的老百姓或企业同样可以享受到美元的高购买力优势。

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因为中国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企业无法保留美元资产,这意味着每与美国交易一美元,中央银行就要印6到7人民币进行汇兑。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怪圈——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老百姓用美元买走了,美元被中国政府拿走了;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国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国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越来越多的人民币。

这样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背后:美国国内商品总量上升,对冲了美元超发带来的购买力下滑。而中国国内的商品却大量流向美国,仅仅是货币总量大幅增长。

这样的话,中国的经济结构出现了非常大的错位,货币增长与商品增长错位,美元需求和进出口顺差错位。于是,中国这样的国家成功的成为了美国转嫁货币危机的一个崭新市场,内贬外升的压力不断扩大。

这种制度形成了当前中国货币结构的尴尬局面——人民币升值压制中国出口,购买力下降压制内需,于是表面繁荣的经济增长之下,反而有大量的风险潜藏。

当然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实际上如果中国不注重出口,反而将商品用内需消化(假设有如此旺盛的内需),那么商品与货币的错位也不会这么严重。甚至,假如我们给美国打白工——不要工钱,免费出口商品。

那么同样的也意味着商品和货币的错位不会到今天这种程度。然而,以上两种纯理论显然无法达成,反而是最为实际的出口办法,造成了今天商品与美元双双远离中国市场,而仅仅有人民币留下的尴尬局面。

中国内贬外升的主因,根源在于世界货币地位的缺失,次根源在于我们的人民币对冲机制,强制结售汇造成的大量外汇占款,老百姓出口只是赚到了可笑的通货膨胀。

反映到具体层面,就是人民币没有货币危机的转嫁能力、没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操纵全球资源的能力。再加上经济增长带来的投资需求,大量货币超发,大量商品出口,而为了维持出口,中国政府还要不断向市场投放人民币来购买美元以抑制人民币升值,进而带来的就是出口与货币需求间的二次错位,进一步加剧内贬外升的尴尬趋势。

中国在美国赚得越多,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反而越不值钱,这实在是一个过于讽刺的局面。

而打破这种局面的办法:

一个是人民币的走出去战略。只有人民币成为欧元、美元之类的准世界货币,才能实现货币数量像更广阔的商品市场的对接,如此一来,通过全球贸易中人民币的结算身份,完成错位的货币数量的摆正,进而强化人民币的购买力水平。

另外一个是想方设法加大内需。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国,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国,最大的生产国GDP能超越最大的消费国么?从80年代日本和德国试图超越美国的情况来看,这些生产国最后必须依靠强大的出口。

因为GDP大起来之后,生产的东西越来越多,而日本德国国内也就那么点人,国内消费不了,必然需要出口。只是出口这个东东太不靠谱了,想要多出口到美国就要看美国脸色。这些国家在GDP超越的时候,看的是美国脸色,那还能超越么?

反观中国,人口多,潜在内需大,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可惜的是,我们在超越美国的时候,走上了一条和日本德国一样的出口导向为主的超越路线。

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为什么国内的内需就是上不去?如果国内的内需上去了,用不着出口导向了,那才是真正超越美国GDP的时候,顺便也解决了我们人民币老是对内贬值太快的问题。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