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不可信是中国的硬伤
【看中国2013年10月31日讯】近几年来,人们一直在质疑中国的经济数据不可信。10月24日,又有一个经济数据是否可信引起舆论的关注。当天,中国官方公布了一份中国经济数据──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该指数小幅上升,显示10月份商业信心正在改善。
不过,“中国褐皮书国际”之前对国内2000家公司的调查显示,该指数的状况没有官方公布的那么乐观。
该机构的报告认为,问题不仅在于对数据的过多操控或是统计方法的不准确,即便数据从技术角度看是正确的,它的呈现方式也具有误导性。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又一次遭遇了温和的增长放缓,而非官方数据显示的那样强劲复苏。国内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收入增长放缓,同时采矿和交通运输增速出现下滑。
同样遭到人们质疑的还有国内失业率数据。10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6万人,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这印证了一个基本事实,国内失业率几十年来一直都保持在4%——不管国内外经济形势好与不好。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4%。该数字只在2009年春季出现过短暂攀升。但2008年国内首个经济刺激计划又将它再度压低。压低至多少?当然是4%。但失业率几十年来的“超稳定”绝非仅是一个谎言。这与数据的统计方式有关——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是否失业并未在统计数据中反映出来。
其实,人们质疑中国经济数据不可信,不只是在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以及失业率方面,还有通胀、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外贸出口等方面,许多数据似乎都与看到的情况不太相符,如果参照其它指标,有些数据甚至难以站得住脚。
例如,201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核算出的GDP相加总量达到了57.69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19日公布的2012年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51.93万亿元高出5.76万亿元,相当于多出一个广东省的经济总量。
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多年。中央与地方政府的GDP数据出现巨大差异的原因,无外乎是地方GDP“虚增”所致,这除了统计口径和技术原因外,更与一些地方官员的政绩观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数据经过了怎样的调整?由谁动手调整?问题的答案就如同真实数据本身一样,都是秘密。
今年6月,国家统计局披露广东中山市横栏镇的工业总产值数据造假案,道出了个中原委。当月14日,该局官网发布的一则公告称,横栏镇严重夸大工业总产值统计数据,2012年全镇的工业产值实际为人民币22.2亿元,但该镇给出的统计数据为85.1亿元,几乎相当于真实水平的4倍。
确切地说,当经济运行良好的时候,经济数据靠不靠谱并不重要。但当官方开始评估经济萧条还会持续多久、预测国内经济是否会硬着落的时候,数据的问题就变得敏感起来了,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政府高层的决策。因为在经济数据失真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就形同于盲人骑瞎马,而相关部门据此制定的政策措施不但很难“对症下药”,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对经济数据“灌水”的“猫腻”已是一个体制性、系统性的公开秘密。有关经济统计数据的话题,除了枯燥无味的数据及方法论,剩下的便常常演变为半信半疑、质疑甚至嘲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还会利用公众对统计数据的不信任心理,抛出一些可能更不可信的统计数据,从而进一步混淆公众视听。
经济数据不可信是中国的一个硬伤。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大多数国家一样,政府高层需要掌握有关国内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靠数据,如果经济数据不可信,或许会造成高层的决策失误。
但要想让数据真实可信,政府高层就要从源头上抓起,要对干扰统计数据的行为持零容忍态度,对伪造经济数据的行为予以依法处罚,不留情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