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的仙游寺
【看中国2013年09月08日讯】据文献记载,隋文帝在仁寿年间曾三次分送佛舍利,在全国建塔一百余座。这些记载是否真实,这些佛舍利究竟是否存在?这些疑问扑朔迷离,一直困扰在世人的心中。1998年10月在西安仙游寺法王塔的地宫中挖掘出10枚珍贵的仁寿佛舍利,不仅证实了史籍传说的真实性,也见证了佛法的高深莫测。
仙游寺是隋唐时期重要佛教寺院,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正南15公里的黑水峪口。仙游寺坐落在黑水河畔,四周群山环抱,碧水萦绕,景色秀丽,风光旖旎。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擅长吹箫,精通音律,与萧史志趣相投,结为夫妻,隐居在寺边的玉女洞。两人吹奏的箫声美妙传神,引来凤鸟伴舞,后来两人双双成仙,骑凤飞天而去。由此而得名仙游。
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杨坚曾巡游至此,被这里的旖旎风光所吸引。于是在此修建行宫,作为避暑胜地,始称“仙游官”,后修建佛寺,遂称为仙游寺。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下诏在全国普建灵塔,置放他所珍藏的佛舍利。仁寿元年,首批建塔三十处,仙游寺被指定为首选之地。据《续高僧传》记载,仙游寺的法王塔由大兴善寺的童真和尚奉敕监督,建成于仁寿元年十月十五日。法王塔高30米,为七层密檐式空心砖塔,全塔共有448层砖。法王塔是稀世珍宝,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隋代砖塔,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沧桑岁月,仍安然无恙。
据文献记载,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冯翊(今陕西大荔)的般若尼寺,由女尼智仙抚养长大。在她的潜心教育下,隋文帝笃信佛教,并以弘扬佛法为己任。隋文帝称帝之前,曾有一位印度僧人来访,将一包佛舍利赠送给他。其后,杨坚与僧人昙迁将舍利置于掌中数之,或多或少,竟未能数清。于是杨坚极为珍惜这包舍利,精心修造七宝箱放置佛舍利。隋文帝执政后,为了完成自己的弘誓大愿,极力弘扬佛教。
隋文帝于仁寿元年(601年)下诏,在全国三十个州敕建灵塔,分别供奉,同时入塔,包括西安仙游寺法王塔在内。他在《诏书》中写道:“朕归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海之内一切人民,俱发菩提,共修福业,使当今现在爰及来世,永登善因,同登妙果。”他选派三十名高僧大德,各带二名侍者及散官一人,携带熏香一百二十斤,分往天下三十州起塔供养舍利。这三十州分别为雍、岐、泾、同、华、蒲、并、定、相、郑、嵩、亳、汝、泰、青、牟、随、襄、杨、蒋、吴、苏、衡、桂、番、交、益、廓、瓜、虢等州。而且,隋文帝还诏令,舍利入州境, 总管刺史以下、县尉以上,停军机事务七日,专门负责举行供养舍利的斋会。可见,当时隋文帝对安置佛舍利极为重视。
隋文帝于仁寿二年、四年两次下诏,令天下各州置塔供养舍利。仁寿二年,隋文帝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分舍利建塔。这次在全国五十一州建塔分舍利,同时令总管刺史以下,县尉以上,停日常事务七日,专门负责舍利的安置。
当时,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也派遣使者,请求分得舍利一份在本国起塔供养,得到了文帝的赞许。经过二次分送舍利,仍有一些州郡未能分到舍利。仁寿四年,又下诏在三十余州起塔分舍利。这样在全国陆陆续续建塔一百多座,遍及全国各地。据文献记载,在安置舍利时许多地方都出现“云开日跃、天地晴朗”“瑞云夹日、五色相间”等各种瑞相。隋文帝分送舍利是继印度阿育王之后的又一盛举,也是中国佛教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弘法护教活动。
这批舍利被称为仁寿舍利,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时间,一直难以验证其真实性。上世纪末,仙游寺法王塔的佛舍利被挖掘出来,重现天日,再一次见证了佛法的真实与神奇。法王塔建成之后,受到佛舍利的庇护,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雨,一直完好如初。但是到二十世纪末,却遭到人为的破坏。如今仙游寺已残破不堪,法王塔异地重建,空有佛塔的外表,内在已空无一物。
宝塔的地宫中存放的舍利
1998年,西安市为了解决市民饮水困难,启动了黑河引水工程,在黑河的金盆峪口修建一座拦河大坝,引黑河水入西安。因此,将仙游寺及其法王塔进行整体拆迁,异地重建。1998年8月17日,开始拆除法王塔。当时,曾发生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当工程人员爬到塔顶时,惊奇地发现檐壁四周全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黑色碳化物。这一发现让在场的工作人员百思不得其解。在当地的佛教徒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民间传说,法王塔里盘踞着一条火龙,它是佛塔的守护神。当地还流行另一种传说,法王塔里有一颗千古不熄的火珠,照亮所有信徒前来膜拜的路。或许只有这些古老的传说才能解释这一奇异的现象了。
粗放舍利的瓶子和部份出土的舍利
1998年9月17日,拆迁到佛塔的第二曾屋檐时,发现天宫。天宫内放置着青石棺,棺内装有一具鎏金铜棺,铜棺内用三层黄绢包裹着一个葫芦形琉璃瓶,瓶内装有一白二黄三枚形如豌豆的舍利。10月7日,在清理塔底时,露出了夯土层,发现了地宫,并继续清理周围的土石。17日,正式开启地宫。是日上午,数以万计的民众、佛教徒前来观瞻,仙游寺的四周也站满了荷枪实弹的武警。在开启地宫之前,西安已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下雨,在前一天却细雨霏霏,到了开启地宫的那天,却云开雾散,阳光普照,显示出佛法无边,泽被苍生。
地宫由小平台、台阶、踏步漫道、隧道、宫室几部分组成。全长7.05米、隧道宽1.05米、高1.39米。地宫石门已毁坏,门两侧各有胁侍菩萨一体。宫室长1.26米、宽0.92米、高0.96米。地宫的正中安放着一石函,上置薰炉,石函右侧有方形石碑一通。石碑长宽均为0.5米,双面刻碑文,一面刻隋《舍利塔下铭》,另一面为为唐《仙游寺舍利塔铭》。打开石函,内有鎏金铜棺一具,锈蚀严重, 外用丝绸包裹,棺身用丝棉包严,棺底垫有白灰,棺盖与棺身用三道丝线系扎。棺内放置一件直颈琉璃瓶,琉璃瓶高4.6厘米,瓶外径1.3厘米。瓶内存有10 粒舍利子,晶莹透亮,如同米粒大小,质地坚硬。经与碑文对照,并据文献记载,可以认定,这些舍利即为隋仁寿舍利,极为珍贵。仙游寺、法王塔及佛舍利的问世,再一次见证了隋唐佛教鼎盛时期全民信佛的盛况。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