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落榜之后的古代考生

 2013-07-19 16:2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看中国2013年07月19日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谁又知道它原是一个古代落榜生屡试不中的心情写照呢?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的,每年的高考分数公布,总会有许多的落榜生患上“高考后遗症”。前几天新闻里说,有个女生因成绩不理想,选择放弃了如花生命。高考承载了考生和家长太多的期待与梦想,自古以来都一样。

贾岛:接受安慰、与朋友的交心

唐代诗人贾岛,也就是“推敲”典故里的那个人。他年轻时做过和尚,后来还俗,跟韩愈、孟郊等是好友。

贾岛参加多次科考,却屡屡落榜。他的性格比较孤僻自闭,清代文人李怀民从其作品的角度评价他为“清奇僻苦主”。贾岛之所以能够挺过科场失意、生计无着(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下第》)的双重压力,靠的正是与朋友的交心。他在《寄韩潮州愈》诗中云:“此心曾与木兰舟,直至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又在《病鹘吟》中向朋友直抒胸臆:“不缘毛羽遭零落,焉肯雄心向尔低!”

可见,亲人朋友之间的彼此宽慰,才是缓释压力的不二良方。

张继:自我激励、进行体育锻炼

对于莘莘学子来说,一次的高考落榜不算什么人生挫折,就算是,也应该正确面对,及时站起来。

唐代诗人张继,也曾多次落榜,心情之郁闷,可想而知。有一首著名的唐诗《枫桥夜泊》,就是张继在科举落榜后,与朋友到苏州旅游期间写成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但张继并未就此消沉下去,而是选择了振作,曾自我激励曰:“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静下心来,从头开始。其好友刘长卿在《哭张员外继》一诗的自注里引用了高仲武对张继的评价:“员外累代词伯,(及第前)积习弓裘。”说明张继不但在诗文上发愤用功,还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终于在天宝十二年(753年),张继考中了进士,至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升任洪州(今南昌市)盐铁判官。

唐寅:出门旅行、参加体力劳动

有个落榜生对记者说:“我几乎不敢面对所有的人。”这显然是一个失去自信的孩子,急需信心重建。如何重建?明代的唐伯虎是个例子。

1500年,才华横溢的他赴京参加会试,无意中卷入了科场舞弊案而落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句话恰好印证在他的头上,人生打击不可谓不大。唐伯虎调整心态的方法是,约祝枝山等人出去旅游,或者在家种桃树,参加体力劳动。通过调整心态,唐伯虎的自信又找到了,他发现,自己的价值原来体现在绘画方面,不能做官,那就做一个杰出的画家吧。

李时珍:成才的途径不仅是做官

李时珍的故事,许多学生都知道。14岁考中秀才,相当于高中生,其后九年连续参加了三次乡试,都名落孙山。在封建社会的中后期,读书人只有考取了乡试,成为举人,才能参加全国性的礼部统考,并初步获得做官资格。而李时珍认识到,成才的途径不仅仅是做官。他立志从医,走遍大江南北,阅读无数的医书,用了29年时间,完成了博物学著作《本草纲目》的编撰。

历史上此类的例子很多。

如《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对高考也相当热衷,可是他偏偏不乐意去钻研八股文。明清小说里有“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的说法,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模式,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以至于蒲松龄古稀之年还是考不中,被地方教育部门破例补为贡生(举人)。

后来,他倾毕生精力写就40万字的《聊斋志异》,赢得后人的尊崇。

来源:华声在线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