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7月14日讯】轰轰烈烈的山西大同造成运动如今不得不放慢了脚步。据报道,在耿彦波主政大同期间兴起的造成运动,由于城市建设规模过大、资金链紧张,大同市政府目前已为此背负了超过百亿元的债务,但是这还只是大同市政府原计划债务的很小一部分。大同城建预计耗资500亿元,其中政府自筹100亿元,争取中央和省里的支持资金50亿元,贷款100亿元,余下的250亿元则来源于“经营城市”。
大同“造成运动”在当下的中国并不是个案,随便走在中国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城镇,都可以见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在轰轰烈烈的繁荣背后背后,隐藏的是以GDP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察体系。在这种考察体系下,官员必须拿出形象好,见效快的政绩才能够为自己的升迁捞到可靠的资本。可是,招商引资,发展事业对于很短的官员任期来说只能是自己栽树,别人乘凉,没有哪个官员傻到为人作嫁的地步,而且也不是哪一个城市都可以结出招商引资的硕果。为了积累政治资本,官员们不约而同地盯住了土地这笔财富。于是,发展GDP就异化成实际操作中的“挤地皮”,向土地要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所谓的“经营城市”不过是“经营土地”的别称,说白了,就是通过卖地积累资本。
在“挤地皮”的发展思维指导下,一方面是中央要控制18亿亩耕地红线的三令五申,一面是地方政府圈地建设的冲动。由拆迁引起的社会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就是政府圈地运动带来的恶果,已经为这个社会埋下极大的社会隐患。一些官员通过拆迁积累了升迁的政治资本,却要以后很多任官员为他擦屁股。“造城运动”圈占大量土地,造出了大量无人居住的“鬼城”,并没有发挥城市的作用。最让民众难以接受的是,很多非理性城市建设的恶果却从来不能得到追究,“造城运动”的始作俑者却早已经平步青云!
造成运动种出了高耸的楼群,流光溢彩的广场和宽阔的城市道路,但是,挤占公共湿地和湖泊,以及落后的不能带来直接形象效应的“下水道工程”,也造成了逢雨必看海的城市景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相应的城市管理水平却没有跟上,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人为的公共安全等危机事件,后果不堪设想,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发展思维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而且还未显现的危害还会越来越多。
另外,“造城运动”总要以巨大的公共财政开支为前提,由于地方财政财力有限,长远来看,“造城运动”带来巨大的财政危机也是难以避免的结果,发展民生,让全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将难以兑现。像大同市这样的财政实力,城市建设已经捉襟见肘,还哪来的钱能惠及民生?充其量,“造城运动”的好处也不过是惠及官员。
目前,我们国家又提出了城镇化的国家发展战略,无疑,城镇化将是中国社会的又一个发展契机和经济增长点,但是,城镇化应该以“造城运动”为戒。否则,无论是发展带来的经济结构的畸形化还是对民生投入的挤压,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后果,都是中国社会无法承受的伤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