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6月19日讯】探讨最高水平的个人道德问题,首先必须懂得道德是什么。如果对道德的一般含义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或者对这个概念没有基于生活实践基础上的亲身体验,那就无法掌握道德的实质和真谛,更谈不上认识和理解最高水平的个人道德。
或许有人会说:谁还不懂道德?只要有文化,通常都会了解道德这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如果找词典或上网查一下,就能找到道德的准确定义。即使是文盲或半文盲,一般也会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对道德形成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然而,果真有那么多人懂得道德,认识道德的真谛?不见得。如果真有那么多人真正懂得道德,把握道德的精髓,也许社会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贪污受贿,假冒伪劣,强奸幼女,血腥强拆突破道德底线的恶性事件。
当下中国道德崩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许多人仅仅从字面上理解道德的意义,把道德的华丽词藻和冠冕堂皇的说辞当做掩饰丑陋、包装自我,以及作秀炒作提升自我形象的工具,而并不真正认识道德的精髓和真谛。怎样才算真懂道德?不妨通过对“艰辛”一词的理解来说明这个问题。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对“艰辛”有不同的认识,一个养尊处优的初中生和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他们对“艰辛”的理解大相径庭。
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尊处优生活的初中生,他通常会把书本上“艰辛”的含义(艰难辛苦。多指人已经很努力,但仍然无法过上较好的生活。)背的滚瓜烂熟,也理解其意义,还会灵活运用“艰辛”造句、写文章、讲话。似乎他真懂什么是“艰辛”。而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他也许只是文盲或半文盲,可能把“艰辛”解释成:吃过很多苦,或曾经遇到很多困难。不能从字面上准确理解“艰辛”的意义,也不会在讲话时灵活运用这个词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似乎他不懂得什么是“艰辛”。
然而,如果有人跟饱经风霜的老人提起“艰辛”,老人也许就会浮想联翩,生活的坎坷、艰难的历程像放电影一般展现在脑海,酸甜苦辣的滋味一齐涌上心头。这一切使他一时语塞,心潮起伏,百感交集,老泪纵横。他品尝到十分浓烈的“艰辛”滋味,对“艰辛”的情感体验丰富而又深刻。但养尊处优的初中生从来没有过“艰辛”的生活,无法展开对“艰辛”的真实想象,根本没有“艰辛”的真实经历和心理体验,从来没有品尝“艰辛”的滋味。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艰辛”,只有去过一段充满挫折不幸的艰难生活,才会初步品尝“艰辛”的滋味。而饱经风霜的老人懂得什么是“艰辛”。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他称之为伦理德性)是持久训练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而“艰辛”很大程度上就是长期坎坷的生活经历及其形成的心态和情感体验。可见道德与“艰辛”存在重要相似之处,二者都是生活实践的产物。因此,可以用理解“艰辛”的方式理解道德。像饱经风霜老人感知和体会“艰辛”那样,从生活历程及由此产生情感体验的角度理解道德的含义,把道德看成有尊严的生活经历所形成的心态和情感,这样才算真懂道德。
但很多人对道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养尊处优的初中生理解“艰辛”的水平上。虽然这些人也许掌握不少华丽的道德词藻,冠冕堂皇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说辞,但都只停留在语言和逻辑的层面,没有触及心态和情感的更深层次。因此他们并没有真正弄懂道德。个人道德一旦抽掉相应的生活习惯和心理体验,也就等于失去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推动力。心理学表明:不是包括语言和逻辑在内的理性和认知,而是情感和欲望才是人的行为的重要推动力。
没有心态情感支撑的道德用语说辞无论如何动听,都很容易沦为掩饰丑陋、包装自我、作秀炒作、牟取私利的工具。比如诱奸幼女的校长,一定掌握很多华丽的道德词藻、无懈可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高深莫测的道德理论,擅长思想教育和道德说教。但这种禽兽校长平时不可能过有尊严有道德的生活,更不会形成与道德生活实践相适应的心态和情感。完全丧失推动道德行为抵御不法缺德行径的心理动力,当然也不可能认识道德的真谛,更没有道德感,所以才会做出丧尽天良的奸幼之举。
按照西方情感主义主义伦理学的观点,道德就是一种人类高尚的感情,任何道德判断都是人的情感表达。使用道德用语思考、写作、讲话时,心中就会泛起不易察觉的情感涟漪。比如在使用“公益”“慈善”“募捐”之类道德术语时,往往油然而生博爱的情怀。麦金泰尔认为,当代(西方)道德状况可以归结为情感主义。如此说来,美国人基本上都是情感主义者,他们侧重从生活经历形成的心态情感出发,理解和把握道德概念,思考解决伦理道德问题。而中国人,尤其中共建政后的国人,侧重从语言逻辑的层面理解和把握道德概念,分析思考社会道德问题。
西方人的助人之举多半出于人性之爱或人间真情,而中国人的利他行为往往出于道德认识或义务观念,情感因素比较淡薄。主要建立在认识和观念基础上但缺乏情感力量支撑的道德行为通常都是短暂和不牢靠的。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人盲从党的道德宣教“学英雄,做英雄”,社会上学雷锋做好事貌似蔚然成风,但这种基于宣传灌输和人的认识转变而形成的“人爱人”局面注定不会长久。果然文革一到,中国人立马投身“人斗人”残酷内斗整人的狂潮中去。仅从认识和观念层面处理道德问题,不仅缺乏驱动、维持道德行为的重要情感因素,而且很容易把道德问题的处理转变成有害无益的语言游戏,这是造成当下道德话语权和制高点纷纷被不道德的人掌握和抢占的重要原因。
既然道德的实质就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实践共同作用形成的高尚情感,那就可以用良心一词指代和阐明个人道德。虽然良心就是道德,但良心更侧重从心态情感层面阐释道德,更符合道德的本义。良心的基本内容就是古人所说的“四端”,包括:恻隐之心:面对他人的不幸遭遇,心里感到不适难受,甚至隐隐作痛。是非之心: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对真善美无限热爱和向往,对假丑恶深恶痛绝,嫉恶如仇。羞恶之心:做了坏事羞愧难当,甚至无地自容,看到别人做不仁不义之事心生厌恶和愤慨。辞让之心:表现为谦虚、宽容的品质,是绅士风度的体现。
良心的内核或精髓是什么?是爱心。爱心是能够明显感受和体验到的对人真挚、深厚感情。爱心是一切道德原则、规范、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四端”就是从爱心出发提出的。正是出于爱心,人们才会对别人的不幸遭遇产生恻隐之情;才会是非分明,嫉恶如仇;才会对损人利已的行为感到羞耻和愤慨;才会具备谦让宽容的品质。所有道德规范,如不随地乱扔杂物,公共场合自觉排队,遵守交通规则,诚实守信不造假等等,都是出于爱心的需要而设计的,都是为了达到尊重人(包括尊重人的生命和人格尊严)、关心人(包括关心人的健康和安全)、爱护人的目的。
爱心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母爱。慈母总是把子女视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一部分,把子女当做跟自己血肉相连的“心肝宝贝”。母爱是最崇高最博大最无私最深沉爱心的体现。母爱的特征:一是情感反应或体验特别强烈、深刻。比如母亲一旦得知自己挚爱的幼儿患上绝症,就犹如遭遇晴空霹雳闻之色变,顿感心如刀割,五内俱焚,甚至感到万念俱灰,生不如死。二是非理性化、非功利化倾向。面对病入膏肓命悬一线的幼儿,母亲思维方式会从侧重利益考量的理性思维,转化为不计得失的感性或情感思维;她本人也会从患得患失、锱铢必较的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转变成为救人不惜代价的无私奉献者。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无论如何虚无缥缈,母亲都会不惜倾家荡产、债台高筑也要试图把幼儿从死亡线上拉回。
母爱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有难以克服的缺陷。爱子心切的母亲为挽救患上绝症的幼儿,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生机都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结果很可能落得人财两失,债台高筑,甚至被形形色色骗子所骗导致倾家荡产。但这种不计得失的态度更彰显母爱的纯粹、无私、博大、真挚、深沉。道德、良心、爱心和母爱并不完美、圆满,或多或少都存在诸如行事草率、轻信盲从、相对容易上当受骗、以及缺乏经济头脑、不够精明之类缺陷,但这是成为有道德和富有爱心的人必须付出的代价。类似母爱这样崇高的感情不光母亲才有,所有人都可以具备这种高尚深刻真挚的人性之爱,比如慈父具有的父爱就跟母爱相类似。拥有类似母爱这样博大深沉真挚的爱心,并且毫不吝惜施与所有的人,那就堪称达到个人道德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道德是经过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历练形成的高尚情感,个人道德就是良心,道德和良心的重点和内核是爱心。爱心是一切道德原则、规范、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母爱是爱心的制高点。个人道德或良心的最高境界是类似母爱那样最博大、无私、深沉、真挚的爱心。了解道德或良心及其最高境界,就能充分认识心态情感对道德良心的极端重要性,这对形成处理道德问题的新视角至关重要。要改变以往从语言逻辑和功利的视角认识处理道德问题的方式,做到从心态情感的新视角观察、认识道德现象,尽量用非理性、非功利(不计得失)的感性(情感)思维方式处理和解决道德问题。这对提高个人道德素质,达到个人道德的最高境界,以及推进社会道德重建,有效预防和扭转社会道德下滑崩溃的局面都大有好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