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粽子有高热量、高油脂、低纤维的问题,但走进挂满粽子的传统市场,却看不出各种粽子热量有何分别。国民健康局提出“吃好粽五撇步”,也整理了27款健康改良粽。
国健局分析,市售蛋黄粽的热量大多飙破6百大卡,紫米豆沙粽和客家粿粽热量也直逼6百大卡。消耗一颗粽子的热量,要爬两趟101大楼、骑3个多小时脚踏车、慢跑1个多小时才能消耗,每天吃2颗又不运动,一周后增肥超过1公斤。
国健局社区健康组组长陈延芳表示,各式市售粽子因食材、大小及烹调方式不同,热量差异大,民众选购时可从这三方面多加留意。例如北部粽的糯米需先拌炒,油脂量较高,南部粽或湖州粽米则是直接水煮,油量较低,但用米量较多。内馅含有肥肉、咸蛋黄的热量都偏高,其他如香菇丝、虾皮、萝卜干、油葱酥,大多事先经过烹调或醃渍,热量和钠含量也不低。
不少人认为吃甜粽、碱粽、小型的甜品粽就比较不会胖;国健局营养师黄莉婷表示,豆沙本身常添加猪油,是一种高脂的馅料,而碱粽热量虽仅2百大卡,但一般人食用时习惯淋上果糖或蜂蜜,附加的糖份和热量也不容小觑。
至于许多咖啡店或大饭店推出的精品小粽子,黄莉婷分析,虽然热量看起来不高,但只是因体积较小,其实“热量密度”并未较低。黄莉婷说,这种粽子常因为“小”而被当成“点心”,反而变成正餐外多摄取的热量,让人不知不觉变胖。
国健局提出“吃好粽五撇步”,建议依热量选购、将粽子代替正餐、搭配蔬果、选择五谷粽或高纤低脂馅料、尽量减少沾酱。慢性病友度过端午时,要注意避开高胆固醇和高糖食材,也要细嚼慢咽不过量,以免糯米引发胀气腹痛。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