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药才科学

生病了就要吃药,病才能好,但我们得正确吃药才能大道效果,不正确的吃药方法不但起不到治病的效果反而会对健康有害。不少人都简单地以为,生病了只要吃对药就可以,但是对于如何正确服药却一知半解,现给大家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错误服药法。不可为了吃药而吃药要为了治病而吃药。

错误一:简单的随一日三餐服药

很多药品说明书上简单写着“一日三次,饭前服用”,所以,不少人就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这其实是一个常犯的错误。“一日三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治疗浓度。“饭前服用”则是指此药需要空腹(餐前 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吸收。如果你在吃饭前刚吃进一大堆零食,那此时的“饭前”可不等于“空腹”。而“饭后服用”则是指饱腹(餐后半小时)时服药,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同样,如果你在饭前刚吃进不少零食,也不必教条的非要等到饭后才服药。

错误二: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所以,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药。

错误三:干吞药

有些人为了省事,不喝水,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错误四: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后吃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掰碎后没有肠溶衣的保护药物无法安全抵达肠道,在胃里就被溶解,不仅无法发挥疗效,还刺激了胃黏膜。将药物用水溶解后再服用也有同样的不良影响。所以,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药物说明书上写到,否则不要这么做。

错误五:用饮料送药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水送药。用茶送服治疗贫血的铁剂,茶中的单宁酸就会与铁结合,减弱疗效。但以下特殊情况反而有助于发挥药效:

绿茶水送服降压、利尿的西药。

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

热姜汤送服藿香正气片、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

热米粥送服调理脾胃的中成药。

错误六:对着瓶口喝药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或合剂。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摄入的药量,要么达不到药效,要么服用过量增大副作用。

错误七:多药同服

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你意想不到的麻烦。意外怀孕的原因也许不是漏服避孕药,而是在服用避孕药的同时服用了抗结核药物或防止脑溢血的药物,导致避孕药失效。

抑郁症的症状得不到控制也不一定是药物疗效不好或个体差异,而是在服用治疗抑郁症药物的同时又服用了抗过敏药。

导致治疗心脏病药物失效的原因可能是那些用来治疗咳嗽的甘草片。在补充甲状腺素治疗甲低的同时如果又补镁,那甲状腺素就白费了。

错误八:喝水过多

服药后喝水过多也不行?是的,因为这样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一般来说送服固体药物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对于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来说,特别是止咳糖浆,需要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以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缓解咳嗽,所以,建议喝完糖浆5分钟内不要喝水。

错误九:服药后马上运动

和吃饭后一样,服药后也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期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错误十: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禁忌

并非中药才讲究饮食禁忌,西药也是一样。服药期间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