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阴阳是治疗疾病的根本(组图)


网络撷图

阴阳,是属于我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范畴。阴阳最初的涵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者为阴。后来引伸为指一切事物现象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古代思想家认识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发生、发展、变化,皆由于阴阳二气互相对立、依存、作用的结果。周易指出:“天之道曰阴曰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

可是阴阳究竟是指什么呢?当古代阴阳学说被引进中医学领域后,形成了中医的“阴阳学”。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注释内经时明确指出:“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既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切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凡是向上的、向前的、热的、实的、明亮的、表露的、无形的、活动的、急速的、兴奋的等等,皆属“阳”的特性;凡是向下的、向后的、寒的、虚的、黑暗的、隐晦的、有形的、宁静的、迟缓的、抑制的等等,皆属“阴”的特征。

阴阳学说就是通过分析相关事物的属性,及一个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相互关系,来说明自然和人体各种错综复杂变化的根本规律。所以内经中有一段话说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它的内涵是说到万物的生成、变化、消亡的根源是物质内部所具有的阴阳的相互作用,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人们对疾病的防治也离不开阴阳这一根本的道理;相信爱因斯坦也会同意这一点的。

内经中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人之阴阳,外为阳,内为阴;人身之阴阳,背为阳,腹为阴;人脏腑之阴阳,脏为阴,腑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一般来说,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五脏之中,也有阴阳可分:心、肺同居上部属阳,肝肾同居下部属阴;每一脏腑就其功能而言,又有阴阳之分:如心阳与心阴,肝阴与肝阳,肾阴与肾阳等等。人体的上下内外皆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阴阳之间相对的协调平衡是健康的标志,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内经),即据此而论,反之则病。疾病发生的机制是极其复杂的,然而用阴阳学说来分析,无非是“阴阳反作”。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破坏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协调和谐,使阴阳失去平衡。

所以“阴阳失调”是体内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失调的总称,是一切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也是阴阳矛盾斗争的过程,一方的偏胜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偏衰,一方的不足也必然引起另一方的有余,所谓“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各种临床症状是阴阳偏盛或偏衰的具体表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网络撷图

临床上,阴阳失调所表现出的病理现象,还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如原先病证的性质属于阴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也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阴证。所谓“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和“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构成了错杂的病理变化。如果病至末期,或治不得法,而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即告终止;如果能及时治疗,使矛盾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统一,那疾病亦可康复。

阴阳也是诊察疾病的总纲,故古人强调“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各种症状,据阴阳理论来分析综合而确定诊断,如从诊察色泽而言,色泽鲜明为病在阳分,色泽晦暗为病在阴分;从声息而论,语声高亢宏亮、言多而躁动者多属阳证、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阴证、虚证、寒证。

辨证的关键在于以阴阳为纲。张介宾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因此,阴阳是辨证的总纲,在中医诊断学上有着头等重要的地位。

治疗疾病的根本宗旨,是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燮理阴阳的动态平衡。“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内经)。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再多,其基本准则无非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从阴阳学角度来看,也就是阳盛者泻热,阴盛者祛寒;阳虚者补阳,阴虚者养阴;阴阳两虚者,调补阴阳。总之,诊治疾病,主要根据病证的阴阳盛衰情况,来确定治疗原则,然后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药物以纠其偏,命其和平,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