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人与美国人对爱表达的差异

作者:胡曼荻  2013-03-27 14:4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菲菲看起来很伤心,眼圈红红的,她在美国已读研究生近两年,还没有机会回国,功课的压力,异国的适应。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她红着眼睛说,爷爷过世一年多了,她刚刚才得知消息。她有些哽咽,话语含在喉咙里,说家人都瞒着她,在她的追问下,家人才无可奈何地说,她爷爷早在一年前,因一场烫伤而撒手尘世。对爷爷的爱沉在心底,搅得她无法面对。

菲菲说她最伤心的是,她竟然那么粗心,一年了都没有发现。问她爷爷多大了,她说快八十了。安慰她说,她爷爷也算寿终正寝了,家人没有告诉她,是因不想让她生出额外无必要的担心。她还是无法从悲痛的情感抽离,伤感过度的她居然病倒了,没有精神,懒懒的,什么都没有心思做。再问她,为什么不化悲痛为力量,想想父母,想想还健在的姥姥和奶奶,尽力为活着的长辈尽孝道。她无语,也许悟了很多。逝者已去,留在世上的人,才更需要我们的关爱。

小时候在乡下总是看到隆重的丧礼,红白喜事中的喜丧,是活着的人缅怀逝去者而操办的,成为农村的一景。一位方姓人家,老人过世,儿子将丧事办成全村最烧钱的,但村子里的人并没有因此而尊敬这儿子,反而,流传的都是他生前不孝,将父亲气得病重的不齿。小时的记忆,隐在脑子的某个角落,忽然忆起来,民间爱恨的情感流露,最是真心。

很多时候,我们都对逝去的,有不尽的悲思,却忽略了眼前的爱人和亲人,活着的,反而不会珍惜。更多的时候,活着时不知道表达,彼此折磨,为生活中琐事的事情去斤斤计较,而忘却,身边的亲人,原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等到天各一方时才念起对逝者的爱,后悔莫及,却成为心中永远的痛。

读过一篇文章,是介绍一对美国老夫妇的平淡而浪漫爱情,他们的故事,令人唏嘘。两人结婚多年,还恩爱如初,他们偶尔也吵架,但两人约定成俗,从来不让憎恨厌恶的情绪过夜。每晚他们在临睡前,都会彼此说:“如果,我明天早上无法醒来,要记住,我最后对你说的一句话是:我爱你。”美国人勇于表达自己的爱意,爱字挂在嘴上,发自内心,都会赢得对方的会心。两人的爱,在生命流动的每一天,都时时刻刻传达着眷侣之爱,而不会让爱有遗憾。

中国人是含蓄的民族,爱不会挂在口上,爱会体现在行动中。有时候,也许是生活的压力,或是心灵的忘却,爱不常常说,便对身边的亲人熟视无睹,忽然的一天,意识到也许已无法补偿。对父母,对配偶,对亲戚,对所有生命中生爱的人,在我们还活着时,告知我们对他们的爱,或是默默付出,让他们感受真爱无价。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夫子的教诲,原本讲人生,延伸到爱,未尝不可,这便是爱的智慧了。

来源:新浪博客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