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内涵丰富,但问题多多(图)

3月22日-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俄罗斯。这是他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的首次出访,具有极强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近日,美国智库卡内基基金会发表研究员Douglas H. Paal和Dmitri Trenin的文章《为什么习近平首先去俄罗斯?》 ,分析了习近平首访俄罗斯的原因。

文章中指出,尽避习近平将俄罗斯作为出访的首站,充分体现了中俄之间的良好关系和互动。但事实上,中俄之间还存在很多根深蒂固的 问题,中俄关系远不能用“盟友”概括。

作者认为,习近平将俄罗斯作为出访首站,主要基于以下六点原因:

其一,中国仿照美国的传统,将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国家作为元首首次出访的目的地,正如奥巴马访问中国前要先去日本和韩国一样。而习近平此次访问俄罗斯也会和普京展现出良好的工作关系,“给奥巴马脸色看”。

其二,中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广泛共同的目标和利益。中俄在朝鲜、伊朗、叙利亚问题上往往有着相似的看法,对于中国来说,普京也是应对美国“战略再平衡”时可以借重的一股力量。

其三,习近平首访俄罗斯是在给日本施加压力。去年以来,由于钓鱼岛问题发酵,中日关系持续紧张。俄罗斯与日本也存在岛屿纠纷,习近平首访俄罗斯,似乎也是在对日本说:俄罗斯是我们站在一起的。

其四,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将进一步提升中俄关系水平。特别是在军工军贸领域,中国早就想摆脱与俄罗斯之间的“买卖关系”,转而建立技术转让关系,甚至共同开发某些武器系统。近几年来,由于俄罗斯认为中国仿制俄罗斯武器对俄罗斯武器出口造成顺势,中俄军工军贸关系比较紧张,发展一直不顺。中俄双方也都想借此机会,走出这个“怪圈“,开辟一条合作的新路子。

其五,在朝鲜刚刚进行核试验,美国在东北亚“磨刀霍霍“的情况下,习近平此访也表明了中俄领导人对东北亚的关注。中国领导人担心美国借朝鲜问题将手伸进东北亚,进一步围堵和规制中国。而美国强化朝鲜半岛的导弹防御系统,表面上是针对朝鲜,实际上还是针对中国和俄罗斯。对俄罗斯而言,虽然更担心美国和北约在西部对俄罗斯实施战略围堵,但是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环境对其也非常重要。中国也毫无疑问也是东北亚大博弈中的“好帮手”。

其六,此访标志着中俄在能源合作上取得突破。中国一直被能源短缺问题困扰,亟需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普京也不想把俄罗斯能源市场的“宝”全部押在欧洲。而俄罗斯国内的一些小能源企业也渴望来自中国的资本,双方有可能在能源领域达成新的合作协议。

但作者也指出,尽避中俄关系看上去“热热闹闹”,但其实问题多多。俄罗斯始终担心中国会向其远东地区扩张,双方的“政热经冷”也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俄罗斯不满足中国仅仅将其看作能源供应基地,而中国则抱怨俄罗斯国内市场太不开放,不给中国人足够的投资机会。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协议迟迟得不到落实,就连双方共同在黑龙江上建造一座大桥的计划都一拖再拖。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欧洲属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向西看”终究是其主要发展方向:俄罗斯多次向欧盟施压要求给予免签待遇,但却从来没有向中国提过。中俄可能在中亚地区“迎头相撞”,也给中俄关系的发展蒙上了阴影。更何况双方还存在历史和领土争端,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作者认为,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是标准的“基于利益的同盟”。中国主动向俄罗斯靠拢,主要考虑还是为在与美国打交道时寻找“大后方”。俄罗斯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也将中国作为与西方博弈时的重量级筹码。中俄表面上亲密无间,但却远非盟友。中国的那句老话“同床异梦”,也许可能更好的描述中俄关系的现状。

原题目:习近平首访光环下的中俄关系:内涵丰富,但问题多多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