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底线应该是依宪治国

中国政协、人大两会结束,海内外舆论普遍不清楚新登场的习近平、李克强是改革派或是保守派。尤其习近平所言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一切违宪行为都必须追究”、“共产党要勇于接受尖锐批评”,以及李克强所称“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人民要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等,人们更猜不透习、李究竟是右派或是左派、是自由派或是新左派?

亚洲周刊报道,正当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以极高票通过各项审议时,座落在京城西北区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七层楼会议室,一场跨越学派、超越左右的讨论会也在热烈进行。与会者讨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晖的新书《共同的底线》,不同流派和观点的学者坐在一起,探索中国社会转型,特别追问改革开放是否可以有共同守护的底线?

作者秦晖表示:“在我们这里,共同的底线不是左、右派各自坚持的‘公平’与‘效率’的折中调和,也不是在‘自由太多’与‘福利太多’之间,寻找‘既非自由放任,也非福利国家’的第三条道路。 而是,争取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与社会保障。”

但“共同的底线”究竟是什麽?前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认为,秦晖教授的这本书提出了“共同的底线”,实际上是引导和指向了社会走向。“一个社会如果极左的力量很强大、或者极右的力量很强 大,那就会变成一个哑铃式的社会。如果我们能够把一个社会造就成一个橄榄形状,中间比较大,两头比较小,那麽这个社会的共识就更多”。江平很赞成现在应该有一个共同底线,这个底线应该是宪政,或者是依照《宪法》来治国。

学者钱理群说,“其实我发现我和秦晖有些一致的基本想法,就是有共同的底线,而且我也赞同他的说法,一个就是有限度的自由权利;一个是社会保障。我觉得背后的理念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争取自由、一个是争取资本。也可以说,就是用公民的权利来制约权势者的权力,是这麽一个共同的底线,最符合中国国情”。

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说,读秦晖这本写了有十年的书,没有感觉有多少过时的地方,思想的穿透力、那种深度、针对性,似乎就好像是昨天刚刚发表的文章。人们多麽希望秦晖的书读起来是早就过时了。但是现在看起来还不过时,这是社会的悲剧。媒体人周志兴为座谈会作概括时表示,会中提出“共同的底线”比如说是“宪政”,也比如说是“言论自由”等,这些在官方来看都是上线,根本就不是底线,在现阶段根本不可能允许存在。“要是想用宪政、言论自由作为底线的话,我觉得会引起当局的警惕和害怕”。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