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越多商品房为何越贵
2012年11月的某天,因为去北京的郊区平谷看一个房地产项目。虽然离北京很近,但感觉却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如果北京城区是美国的纽约,那么郊区平谷就是非洲的苏丹。山里的农民到了冬天,只能依靠储水窖的水生活。
一些农村,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已经到了拆迁的临界点。很多村子已盖起了大片的安置房,农民将被安置在这里房屋里。当时问随行的当地人,为什么要盖这么多房子,对方一语中的:盖这么多是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安置房指标。
我随后又傻傻地追问一句,为何不在城市核心区多盖一些房子,毕竟农村人不需要这么多房子,而城里人极其需要房子。对方反问我,如果保障房都盖在城里,那房价岂不要大跌?谁还去买商品房。这句话突然点透了我。
高房价已经成为大众心目中最深的痛,如果在旧社会,它就是地主老财。所以谁要说房价暴涨,就有无数人跳出来骂娘。很多人反驳我,说保障房越盖越多,早晚会抑制着高房价。但我的观点正好与其相反,保障房盖的越多,商品房房价越贵。
其实道理十分简单。首先城市土地供应是有限的,当保障房占的比例越大,商品房开发用地占的比例就越来,这就意味着未来商品房的稀缺程度就越大。05年前,商品房和保障房的供应比例普遍在7:3左右,后来提出大力兴建保障房,这个比例诸如北京、上海都调成了5:5,双方平分秋色。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乌托邦,理所当然的认为保障房盖多了,大众会对商品房依赖程度下降,无人买商品房,房价自然下降。但问题关键是保障房的红利老百姓究竟得到了多少。我们来看一看贵国保障房的概念及其构成。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
保障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而世界其他国家将住房大多分为公屋或私屋。公屋是由政府买单的保障性住房,而私屋则是私人拥有不享受政府买单优惠的自建或市场化的商品房。日本有一种保障性住房叫公营住房,类似于廉租住房,住户是没有任何产权的。
和国外相比,我们的保障房五花八门,其中还有两大类怪物:一是经济适用房,北京的回龙观和天通苑就是其中带表,当然这些房子都是谁买去了,有兴趣者不妨去调研一下,而且动辄160、200多平米的户型,都被开着奔驰宝马的人享受去了。
还有一类保障房,就是农村安置房,从农民手中拿走土地,然后让他们就地上楼。这样的安置房也被纳入保障房指标,问问大家合理不合理?这样的保障房只有失地的农民享有,而和中低收入的城市居民一毛钱关系也没有。这样保障房能够拉低房价?
所以剥除上述两大怪胎,真正意义上保障住房就只有廉租房和公租房。问问你身边的朋友,究竟有几个人享受到廉租房和公租房,他们就和春晚一样,每当有领导人视察或出没时,才被拿出来秀一下,象征性的分配给几家低保户,然后成为有关部门大张旗鼓的宣传道具。
一直来说,中国的房地产一直被放在一个既定的轨道上运行,不管换什么火车头,或者换车厢。都改变不了房价上涨的事实。虽然有时候他们会让房价刹车,或者从火车上扔下几个房叔、房婶平民愤,有时候还会假装慈悲,拉几个老百姓上车。但这辆财富列车只会距离大众越来越远。当然速度太快了,就不是什么好事情,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懂。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