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西汉古堰:造福苍生两千年

 2012-11-15 18:1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新津通济堰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坝引水工程。其拦河坝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规模仅次于都江堰灌溉系统,已经为一方苍生造福2000余年。它在宋代的灌溉面积就达34万亩,与近代通济堰的规模不相上下。

通济堰拦截大江

新津南河的夜色最是迷人。入夜,站在老南河桥上向东眺望,江天空阔处,横亘着一道巨大的彩色“屏幕”,溢彩流光。这道“屏幕”其实是一道拦江大坝,它由一道道可以起落的闸门组成,闸门上耸立着一溜火柴盒式的操作房,可以很方便地调控水量。这就是通济堰,最早创立于西汉的古堰。

通济堰肇始于西汉,经唐代重建,宋代扩修,形成了延续至近代的渠首枢纽——包括拦河大坝、引水渠堤、通航水缺等工程设施的大致布置格局。它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坝引水工程。其拦河坝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规模仅次于都江堰灌溉系统,已经为一方苍生造福2000余年。

在新津县城东南修觉山下,南河、西河汇流处,有一道拦截大江的古堰,历史上曾有六水门(亦称六门水)、蒲江大堰、馨堰、远济堰、通津堰、通济堰、桐梓堰等各种称谓。

新津在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建县之前,自秦以降,一直隶属于武阳县管辖。武阳县辖地相当于今彭山、新津、眉山、仁寿(部分)、井研一带,在秦时属蜀郡,汉武帝以后改属犍为郡。县城设在今彭山县江口镇。武阳县城在西魏文帝之前的六七百年间,一直是犍为郡郡治,蒲江大堰的兴建,与武阳县的这种历史背景大有关系。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武阳县,郡治。有王乔、彭祖祠。蒲江大堰灌郡下,六水门。有朱遵祠。”北魏郦道元《水经·江水注》也说,武阳县“籍江为大堰,开六水门,用灌郡下,”印证了常璩的记载。《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中)》载:“朱遵,字孝仲,武阳人也。公孙僭号,遵为犍为郡功曹,领军,拒战于六水门。”

公元24年,蜀郡太守公孙述趁天下大乱,自立为蜀王,次年四月称帝,以成都为都城。武阳人朱遵时任犍为郡功曹,率领军队迎战公孙述军,战死于六水门,民间为纪念他的忠烈而在六水门立朱遵祠。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史称东汉纪元,在公孙述据蜀(25—36年)之前,六水门已经存在,由此可见,此工程必兴于西汉无疑。

何谓六水门?《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奉常属官有“都水、两长丞”之说。三国时期曹魏人如淳作注释:“《律》:‘都水治渠、堤、水门。’”可见,水门即水利工程。蒲江大堰又叫六水门,从命名习惯上看,应该是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其枢纽取水位置在蒲江口附近,即后来所称邛江(今新津南河)口。

几次重修卓有成效

东汉建安年间,通济堰迎来有史可据的第一次大修,组织者是时任犍为郡太守的南阳人李严。李严是蜀汉早期一个重要人物,曾为蜀汉政权作过贡献,最重要的两大政绩都与新津有关:一件是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凿修觉山,这是341年后新津得以在六水门建县的滥觞;另一件即重建通济堰。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员罗开玉先生考证:“蒲江大堰渠首工程以六水门为其显著特征,即在渠首建有六个可上下开关的大的水门……它筑有坝堤,在坝堤上开水门。可据需要放水灌溉农田。这与当时西蜀普遍使用的无坝引水工程相比,甚为特殊。”这次重修六水门,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以至于宋工部侍郎、井研人李心传误认为是李严创建了通济堰。

《新唐书·地理志》有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益州长史章仇兼琼开通济堰之说,其实,这只是一次极其重要的重建。这次重建使灌区得到较大扩展,可灌溉农田16万亩。通济堰在历史上长度最长时,当数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眉州知府句龙庭实将其修复时,堰堤“横截大江二百八十余丈”(约合860米,与民国年间实测南河河口段拦河坝全长800米的长度基本吻合);下设筒堰119处。百姓感其功,立庙祭祀。18年后的南宋兴隆年间,范成大“访故迹,垒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灌溉有序,民食其利”;他不仅恢复了通济堰拦河坝,还对渠道进行了整修。宋代,灌溉面积达34万亩,与近代通济堰的工程规模已不相上下,灌区的富庶不逊于成都平坝。明代对通济堰最早一次大修是宣德七年(1432年),仅灌田25000余亩。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维修的通济堰,堰长仅80丈。战乱后灌区萎缩,一般都采用无坝引水来恢复局部灌溉。

古堰何时生机盎然

通济堰形成近代规模的渠首工程,始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浙江金华人徐荛(新津十二景之一的《修觉诗碑》镌刻杜甫的三首五律,正是其人所书)时任新津知县,“引西河水以益通济堰,下灌彭(山)、眉(山)。”乾隆二十年春,徐荛奉四川总督黄廷桂之命,会同彭山知县,组织民夫大修通济堰,“遂于上端增筑二十八丈,又引长旧堤而广之,共长一百五十六丈,便引小海子水绕入旧堰。”此时的拦河坝两端与旧堤相接,长约500米,横截南河。嘉庆七年(1802年),眉州知州赵来震、新津知县丁葵籀、彭山知县倪鼎铨对通济堰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造,在西河与羊马河岔河口增筑长250米的白溪堰和长300米的火烧堰,使通济堰与外江灌区相连,扩大了水源,为道光年间大增水田面积埋下了伏笔。

历史长河中,通济堰累兴累废。社会安定,其堰必生机盎然;战乱频仍,其堰则壅塞废弛。有蜀汉定都成都,始有李严开六水门;有唐“开元盛世”,始有章仇兼琼的重建;有南宋偏安,始有灌区面积扩至34万亩的空前盛况;有明末清初几十年的战乱、瘟疫,始有“眉彭之人,不知斯堰水利者百余年”之叹;有清“康乾盛世”,始有三次大修。通济堰的盛衰显然受制于社会的盛衰。

通济堰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当在1949年后。当代通济堰灌区的工程规模、灌溉效益、管理、业绩都大大超越前代。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全长88公里,65条支渠长369公里,自流灌溉40.2万亩,提水灌溉11.7万亩,合计51.9万亩,比民国时期的16.5万亩扩大了2倍有余。

来源:成都日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