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伪城市化里无处栖身的农民

 2012-11-14 11:4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夏天,81岁的湖北省云梦县农民褚运林仍不得不下地种菜。脚上劣质的塑料拖鞋,是两双拖鞋各一只拼成的一双。

他的老伴,也近八旬了。唯一的儿子,因某些原因年近五十至今未婚。两位老人,一年共有低保1070元。这点钱,养活不了一家三口,两位八旬老人不得不继续种地谋生。嫁出近20年的女儿,不得不经常回娘家帮老人种地。

像褚运林这样终生在土里刨食的农民,在中国越来越少了。11月3日发布的《2012中国社会蓝皮书》说,中国城镇化人口已经超过50%,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而占总人口不足一半的农业人口中,只有40%的人完全从事农业劳动。

以中部诸省为例,近年湖北提出建设“8+1城市圈”、湖南提出打造“长株潭城市群”、河南提出发展“中原城市群”,资源配置以行政化的方式集中向大城市集中。整个中国,资源则向首都、省会、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高度集中,导致大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有吸纳能力,却无承载能力;小城镇不断衰落,有承载能力而无吸纳能力。一旦人口超负荷财政无力承担,又不得不动用行政力量限制大城市的人口继续增加。

城市化中的有些数据耐人寻味:《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2》发布,报告对50个城市上班路上的平均时间进行了排名,北京以52分钟居榜首,广州、上海、深圳分别以48分钟、47分钟、46分钟紧随其后。

有研究表明,城市里人们的居住密度与人们的友善程度呈反比。居住在独栋房屋,是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所以,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城市,中产阶层都有独栋房屋可住,只有较小比例的低收入人群才住楼房。在一些省份的农村,农民们放弃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宅基地,在政府的组织和安排上住进了楼房,没有了院子,他们没有了饲养耕牛、囤放农具的场所。数百年来农民的院居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

一些高层官员认为,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楼房是一件了不起的政绩。一到周末,这些官员中的部分人却要驾驶着公车去偏远的乡村过周末,农家乐成为一种潮流,在炕上吃饭成为一种特色。

中国,正以每天消失100个村子的速度在快步进入城镇化。蓝皮书说,这个国家的城镇化人口过半,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城市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蓝皮书还说,在城市化进程中,29.7%的农业户籍人口已经居住在城镇不再务农。可是,城镇没有真正接纳他们,他们只不过是居住在城镇里而已。户籍限制,使得他们无法获得与真正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他们的孩子,不得不缴纳不菲的赞助费才能在城里上学。

褚运林所在村庄,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他们像候鸟一样,冬天回到故乡,甚至有人驾驶着小轿车回乡过春节。春暖花开时,他们又背井离乡去东北小城的工地上打工。一些年龄渐大的农民工,不得不放弃外出务工,回到地里种地。他们,近十多年来在城市谋生,终无法成为城里人。

中国城市化,仍然任重道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网易论坛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