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铛、铛、铛 30年代老北京的交通(组图)

 2012-11-04 16:1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珍贵旧影:30年代老北京的交通

北京从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时候就有了电车,因为司机的脚下有一个脚蹬的铃铛,司机一边开车,一边用脚踏出有节奏的铛、铛、铛的声音。因为老北京的街道狭窄,有轨电车又多在繁华商市区行驶,轨道上有时经常有身挑肩扛的人占道走路,铜铃的响声就如同当今的汽车喇叭的作用,老百姓便用铛铛车当做有轨电车的代名词了。

当然老北京的街面上还有少不了的黄包车,有钱的居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各类汽车也是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前门火车站修建于1906年,共有三座站台,其中两座是风雨棚。候车室在车站的两端,普通旅客在站内大楼候车,头等舱、二等舱则备有专用候车厅。站内设有问事房、客票房、行李房、公用电话、厕所、无线电报等。

来源:网络论坛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