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王黎智英全面退出台湾市场(组图)


媒体大王黎智英全面退出台湾市场(网络图片/看中国配图)

在香港所向披靡的黎智英在台湾败下阵来,这是台湾媒体难敌“赤化”,还是台湾市场拒绝“八卦”?这一事件将对两岸三地的舆论环境发生重大影响。

台湾媒体界传出惊爆消息:中信金控辜仲谅出价175亿元新台币(约合37亿人民币),买下《壹周刊》、《苹果日报》及壹电视,在港台叱吒风云的媒体大王黎智英全面退出台湾市场。仅在两周前,台湾壹传媒发布公告,称与年代董事长练台生签订出售壹电视备忘录。

这一事件标志着台湾媒体市场格局将发生极大的改变,也将会对香港及中国大陆的舆论环境发生重大影响。舆论普遍认为,经过与受到中共暗中扶持的红色商人的数年惨斗,黎智英败下阵来,认输走人。也有舆论认为,《联合报》昨日发表社论,批评黎智英的媒体风格。社论指出,黎智英“没人性”的传媒风格,反映出台湾新闻专业伦理的迷乱及媒体生态的困境。

黎智英败走台湾

因为支持“六四”事件,黎智英的服装生意在中国大陆受限,转而于1990年在香港创办《壹周刊》,1995年创办《苹果日报》,以旗帜鲜明的反共揭弊、狗仔八卦为特色,横扫香港市场,获得商业成功。2001年,黎智英进军台湾媒体市场,创办台湾《壹周刊》,2003年5月创办台湾《苹果日报》,照搬香港的报风和商业模式,同样大获成功。2009年起,黎智英在台湾筹办壹电视,行政审批和市场环境均遭受困扰。在多次申请执照后,于2010年12月28日正式开播。

壹电视立意打造电视先锋,对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创意设计,在设备上更是不惜血本进行投入,并大量赠送民众网络机上盒,以求突破困境。两年下来,壹传媒为了电视业务遭受约合人民币14亿元的损失,黎智英个人持股的身价则“纸上蒸发”上百亿元。

据台湾《财讯》杂志报道,黎智英原本对台湾的民主发展非常感动,但不喜欢民进党的草莽、反商,因此对马英九的执政充满期待,结果几年下来,“他对台湾政治彻底失望了”。民主失能、管制媒体,正冲击了黎智英的两大信仰──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场。

壹传媒高层更指出,黎智英透过管道了解并认定,旺中媒体集团老板蔡衍明阻挡他的电视版图,背后的支持者是中共,这更令人感到前途无望。

台湾电视名嘴陈文茜在微博中说:“辜仲谅为标志性商人,曾卷入扁案。中信金控全力拓展大陆分行,未来言论必定转向。那些前阵子抗争旺中之人,今日全成垫背,儍眼了。”

台湾抗议传媒“赤化”


大陆审查的触角伸得到台湾?

创办于1950年的《中国时报》,半个世纪里倾向于自由民主主张,曾大胆报道“江南案”、 “美丽岛事件”及民进党的抗争运动,在台湾民主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2009年被在中国大陆获得商业成功的旺旺集团老板蔡衍明接手以后,立场发生明显改变,亲中色彩浓厚。在刘晓波获诺奖、艾未未遭拘押等新闻事件中,自我审查严重。今年初蔡衍明发接受采访时称,“六四”事件不是屠杀,并且承认收受中共购买新闻资金以置入官方新闻等,引发学者连署拒绝为旺中媒体撰稿。5月,《中国时报》开除时常有异议的时论广场资深编辑蔡其达。7月,旺中集团并购中嘉有线系统公司审查获得通过,随即大肆攻击反对并购的中研院学者黄国昌,引发了蔓延至今的媒体人、学者和年轻人“反媒体垄断”的抗议活动。

在此运动中,知名学者余英时传真亲笔信函:“台湾有一些有势有钱的政客和商人,出于绝对自利的动机,已下定决心,迎合中共的意旨,对台湾进行无孔不入的渗透,公共媒体的收买不过是其中一个环节而已。”

对旺中媒体的批评和抗议,多在台湾《苹果日报》发表。旺中媒体指称,这场运动是竞争对手壹传媒挑起商业攻击与政治污蔑。

《联合报》昨日发表社论,批评黎智英的媒体风格。社论指出,黎智英曾说“没人性才能作传媒”,这是对“人性”的根本扭曲。黎智英“没人性”的手法,虽然也用于对抗权威豪强,却更擅用于凌辱弱者,“没人性”地滥用“尸体/裸体”去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又“没人性”地以“煽色腥”毁伤文化。

出生于台湾“四大家族”之一的辜仲谅,2006年因家族企业中信金购并兆丰金股权(“红火案”),请辞中信金副董事长一职,并逃亡日本。2008年返回台湾充当陈水扁案“污点证人”,对“特侦组”作出对陈水扁不利的说明。2011年则称其受特侦组的胁迫做了伪证。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