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了一个周末的时间,看莫言的《丰乳肥臀》。显然,偶也没有脱俗。如果他没有获得诺百二,估计偶这辈子也不会看这部小说。因为这个名字实在太俗,俗到让偶不得不以为,当初写作的时候,莫言穷困潦倒,必须用这样带色的名字,吸引读者。公平地说,偶被前面的大约10个章节深深地吸引住了。特别是前面的...
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看莫言的《丰乳肥臀》。显然,偶也没有脱俗。如果他没有获得诺百二,估计偶这辈子也不会看这部小说。因为这个名字实在太俗,俗到让偶不得不以为,当初写作的时候,莫言穷困潦倒,必须用这样带色的名字,吸引读者。
公平地说,偶被前面的大约10个章节深深地吸引住了。特别是前面的三章,莫言的笔锋如同修脚刀,不仅能够大刀阔斧地剪断坚硬的指甲,也能够精挑细选地削去死去的皮肤而不伤及嫩肉。基本上,到第九章的时候,偶已经觉得诺百二诸公果然没有浪得虚名。一个魔幻主义的代表作几乎脱出来了。
但是,显然,诺百二诸公比偶要懒散。他们就此打住,决定了诺百二的归属。
因为基本上从第十章开始,偶就已经找不到魔幻主义的影子。当然,皮还在。还是有一些意识流的写法,还是会强调对于母亲的乳头的念念不忘。但是,拖沓的情节,显然已经让读者失去了耐性,宁愿作者把那些可有可无的魔幻手笔放弃,而是简简单单的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故事。
全书偶没有看完。勉强看到到28章,就打住了。转到目录,看了一下,还有好像40章的样子。不由得叹口气:如果魔幻主义只是一件衣服的话,偶宁愿直接看里面的乳房。
如果莫言是因为乡土文学得奖,偶倒是可以理解。反正中国的乡土文学,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可能仿制的。但是,偏偏是以魔幻现实主义得奖。
从这个结果看,偶不得不怀疑:中国的作家是否真正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偶知道他们都是跟潮流的人,他们可以非常容易的欣赏西方文学评论家推崇的后现代主义的写作风格,也能够很容易地进行模仿。但是,他们真的明白,为什么要用魔幻主义表达现实问题么?他们真的能够感觉到《变形记》、《百年孤独》这类作品,通过魔幻主义的写作风格所表达的是主人公对于这个社会的反抗么?更重要的是,这种通过魔幻主义表达的反抗,有可能并非现实的问题,更多的可能,只是因为主人公或者说作者自己,自绝于社会之外。当西方的作家们用魔幻主义的笔,探究这个社会的现实问题的时候,他们所表达的更多的是作为个人意志与社会意志的冲突和矛盾。荒诞往往并非社会本身,而是因为作者的视角。
但是,在莫言的《丰乳肥臀》中我们找不到这个视角。这就是为什么在十章以后,读者就会产生疲劳的原因。虽然他的魔幻的笔法还在,但是因为缺乏一个超脱社会现实的视角,就让读者产生了一种滑稽的感觉。魔幻主义的写法,反而成了累赘,成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作者这样写的唯一的原因就是为了把这个故事写的字数多一点?
魔幻现实主义,必须有一个独特的视角。作者本身必须是超脱这个社会现实的。好比我们在坐在剧院里看舞台上小丑的表演,我们会觉得那是艺术。但是如果让小丑整天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一定会觉得他只是一个精神病人。
丰乳肥臀,给偶的感觉就是如此。作者没有驾驭思想的能力。因为作者的文笔娴熟,所以我们充满了期待。这是为什么偶会赞誉前10章的原因。但是,因为作者灵魂的空虚,他没有能力让作品中的金童变成一个超脱那个社会的独立思考者。因此,小说中的一些魔幻主义的场景,就显得苍白。对于社会的批判性,还不如里面一些纯粹的描述,更有力量。比如,共产党军队强行征用剃头匠的车子,而最终逼死了剃头匠。作者用非常纪实的笔触,写下的这个场景,几乎颠覆了我们一贯被灌输的解放战争中民工积极支前的宣传。
对照来看,还处于童年的司马姐妹的死,本身也充满了荒谬和深刻的现实批判的意味。但是,作者又是用现实主义的描述,完成了这个批判。只是,到最后的时候,让大姐和哑巴在众人面前(当然也就包括了两个小姐妹的面前)来一段色情的性交。足够荒谬,但是对于现实的批判已经毫无意义,因此而让这个桥段显得累赘,魔幻主义在这个桥段中,变成了完全没有必要的点缀。
像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开篇的10章,还能够让读者充满期待。但是因为一直没有出现那个视角——那个只能够通过魔幻主义揭露出来的、站在这个社会的外面看这个社会的视角————读者的耐性就一点点地消失。因为他们通过10章的阅读,他们已经接受了太华丽的蒙太奇的表达手法。而这些表达,却都成了累赘。
偶没有看完整部小说,因为小说到了20几章的时候已经成了流水帐。甚至,连魔幻主义的那种时空倒转、人物分裂的最最普通的写作手法,都已经不见。看到的,只是零零碎碎地那种乳房、性交、偷情的描写。虽然有的时候,有排山倒海的感觉,但是因为不是小说的最主要的思想表达的立足点,而只是一些掩饰——很显然作者非常在意这个魔幻主义的名头,所以反而让读者的阅读变得非常地疲劳,而不是享受。
掩卷以后,仔细思考一番,似乎对全书只有一个情节印象深刻:那是作者煞费苦心安排的————金童一直吸食母亲的乳汁。这个情节偶等并不陌生。格拉斯的《铁皮鼓》中的主人公,就一直带着一个铁皮鼓。通过敲打着个铁皮鼓,可怜的奥斯卡向这个世界宣示着自己的愤慨。不客气地说,这样的雷同已经近乎抄袭。而可怜的是,读者从这个蹩脚的模仿中,一无所获——如果考虑到网络时代色情业如此发达的话。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