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陷入困境 社会需求大规模萎缩

“我们遇到的压力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压力”,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杰教授认为,经济结构失调的后果就是各个行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民营资本的投资积极性相当低落。

经济不断下滑的趋势源于社会总需求不足,他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的原因。

首当其冲的是出口的大幅下滑,出口占到总需求的1/3。占我们出口总额80%以上的美国和欧盟两大目的地目前都挣扎在自身的经济困境中,我们2012年1-6月份的出口增速已经回落到8%,在县域经济最为发达的昆山地区对欧美的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而过去我们的出口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

支付能力最强的两大经济体都在衰减,反倾销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短时间内出口的压力还会继续显现。同时占到总需求近一半的投资需求也在大幅度回落。因为占总投资80%的核心投资都在下降。第一个核心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2009、2010年相比是负增长。因为投资主体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因为资金原因,没有力量再投资。2008年中央靠积极财政政策,借债4万亿以致于现在负债率已经很高,不能再举债;货币已经投放过多,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空间。目前中国央行已经是世界上货币投放最多的央行。

而另一个投资主体地方政府,地方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投资一靠借债,二靠卖地。因为之前的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地方金链基本断了。同时土地也卖不动了,地方土地流拍率达到61%,地方卖地收入与2010年比少了2/3。魏杰教授在17个省市调研的结果显示,地方政府拖欠建筑商的情况非常普遍,正常的只有1/3,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大的占多数。

第二个核心投资,房地产投资,回落的速度也很快。2012年上半年以来,增长速度回落了13%。任志强公开说“如果现在继续萎缩,明年将无房可卖,房价还得涨”。因为限购限价等政策打击了开放商的积极性,导致地方政府推出地块积极性很高,开放商拿地却不再积极。

第三个核心投资,制造业投资下降过快。制造业投资主体主要是民营经济,而民营经济现在也缺乏积极性。民营经济在去年遇到的两个困难,劳动力和融资成本的上升过快,却没有转嫁出口。一般成本上升之后,转移成本有三个途径:一是产品涨价,但目前过剩产业状态没法通过涨价转移成本;第二地方减税,但政府并不想让利;第三是技术创新,但这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也不是想搞就能搞成的。这些困难导致民营企业的唯一选择就是收缩经营或者关门,频现老板跑路就是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成本的上升导致大量产业向国外转移,这与三年前中国替代四小龙,现在中国被巴基斯坦越南替代道理一样,而出口退税根本不能缓解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在此状况下,民营企业家经常自嘲“我们也是两院院士,不是去医院,就是去法院”。民营投资积极性出现了空前的萎缩。

第三个导致总需求空前回落的是社会的消费需求。占总消费70%的四个核心消费都出现大规模萎缩。第一个是住房消费,去年动用限购限贷开始挟制房价上涨,核心城市的50%-70%销量被限制,整个房市的消费呈收缩状态。第二个是汽车消费,因为环境和空气压力,都在调整汽车消费,全国都在学习上海或北京模式,要么拍卖牌照,要么摇号。北京摇号的结果,是国产车受到很大冲击,德系美系汽车节节而上。汽车消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销售量在上升,而消费额可能在大幅下降。第三个是家电消费,2009年家电下乡,贡献总需求6,000多亿,2011年只有2,,000亿,2012政策到期了。国务院再出补贴提倡买节能环保型家电,但效果不大,真正拖累家电消费的是房地产,换房子才有换家电的需求。第四大消费,青少年消费,中产或以上的家庭,青少年初高中就出国去读书了,标志着这波消费正快速的转移到国外。目前上升势头最火的机构就是英语培训和移民中介。四个核心消费都开始出问题的时候,消费增长回落成为必然。

总需求不足的结果,就是市场没有拉动力,经济增长速度急速回落了。

原题:中国经济陷入困境的背后:大规模萎缩的社会需求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钱琪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